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诺贝尔奖
Wolfgang Pauli/Wolfgang Ernst Pauli
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1900年4月25日-1958年12月15日),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是量子力学研究先驱者之一。1945年,在愛因斯坦的提名下,他因泡利不相容原理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不相容原理涉及自旋理论,是理解物质结构乃至化学的基础。
Walter Houser Brattain
沃尔特·豪泽·布拉顿(又称沃尔特·布喇顿,英语:Walter Houser Brattain,1902年2月10日—1987年10月13日),美国近代物理学家,生于福建厦门。1947年与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因发明晶体管的贡献,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Walter Kohn
沃尔特·科恩(英语:Walter Kohn,1923年3月9日—2016年4月19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奥地利化学家,1998年与约翰·波普共同得到诺贝尔化学奖。科恩在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Werner Forßmann(*29. August 1904 in Berlin; gestorben am 1. Juni 1979 in Schopfheim)
Universität Uppsala
Motto Gratiae veritas naturae Gründung 1477 Trägerschaft staatlich Ort Uppsala Land Schweden
Ulf von Euler
Ulf Svante von Euler-Chelpin (* 7. Februar 1905 in Stockholm, Schweden; † 9. März 1983 ebenda) war ein schwedischer Mediziner, Physiologe, Pharmakologe, Neurophysiologe und Neurochemiker. 1970 erhielt er den Nobelpreis für Physiologie oder Medizin zusammen mit Bernard Katz und Julius Axelrod für die Entdeckung von Neurotransmittern, im Fall von Euler von Noradrenalin.
Ärzte ohne Grenzen/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Doctors Without Borders
无国界医生(法语: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发音[mɛtsɛ̃ sɑ̃ fʁɔ̃tjɛʁ],英语:Doctors Without Borders,简称:MSF(法语)或DWB(英语))是一个独立的、从事人道救援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在饱受战争或动乱摧残的地区和贫穷国家致力协助抵抗地方疾病的计划闻名。于199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Woodrow Wilson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英语: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美国第28任总统,作为进步主义时代的一个领袖,他的主张被后人称为威尔逊主义。
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英语: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1868年1月31日—1928年4月2日),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美国化学家,以肯定他准确测定了许多化学元素的原子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