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汉语 — 德语
Catalog 甘肃省-陇

Shengrong-Tempel
圣容寺,全名御山峡圣容寺,又名感通寺,位于今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始建于公元561年。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驾临此寺,改名感通寺。贞观十年,唐玄奘取经回归途中在该寺坐禅诵经,香火鼎盛时,住僧数千之众。
Silk Way Rally/Seidenstraßenrallye
Seidenstraße
丝绸之路(德语:Seidenstraße;英语:Silk Road),常简称为丝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意志帝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于1877年出版的一套五卷本的地图集。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张骞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但实际上,丝绸之路并非是一条 “路”,而是一个穿越山川沙漠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并且丝绸也只是货物中的一种。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约于前5世纪形成的草原丝绸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宋初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
Buttertee
酥油茶(藏语:ཇ་བསྲུབས་མ་,威利转写:ja-bsrubs-ma,藏语拼音:Qasubma)是西藏的特色茶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的作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与藏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亦有饮用酥油茶的习惯。藏族人民视茶为神之物,从历代“赞普”至寺庙喇嘛,从土司到普通百姓,因其食物结构中,乳肉类占很大比重,而蔬菜、水果较少,故藏民以茶佐食,餐餐必不可少。流传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
Tang-Dynastie
618 - 907 唐朝(618年6月18日-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1日-907年5月12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国祚289年,22位皇帝。国号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唐朝由唐高祖李渊所建立的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统一的强大帝国,与隋朝合称隋唐。唐朝皇室出身关陇集团,其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隋朝时李渊为晋阳(今山西太原)留守,在隋末民变爆发后出兵入关中以争夺天下,于618年受隋恭帝杨侑禅位建国唐朝,在唐朝统一战争中赢得胜利,统一天下。唐朝首都主要是长安(今陕西西安)和洛阳、东都洛阳,是长安之外的另一个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随后设立北都太原与其他陪都。
Tuschestein von Tao
中国名砚之一。 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产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洮砚乡。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历代文人、学者、书画家对洮砚赋铭咏诗,赞叹不已。
Tengger-Wüste/Tengger Desert
Tianshui
天水市,古称秦州,中国甘肃省下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截至2024年末,天水市辖2区、5县,总面积1.43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89.18万人。天水方言属北方方言区西北方言中甘肃方言的一种。天水市地势呈西高东低走势,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 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1℃左右,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森林覆盖率36.84%,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 西汉武帝元鼎三年,从陇西、北地二郡析置天水郡,从此有“天水”之名。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设秦州。因秦邑而得名,从此有秦州名称。天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8000多年的文化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构成了天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天水市下辖2个市辖区、4个县、1个自治县。 市辖区:秦州区、麦积区 县: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 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Tianshui Shi
天水市,古称上邽、成纪、秦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的甘肃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甘肃省第二大城市,陇东南中心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位于渭河上游。市境北界平凉市,西邻定西市,南接陇南市,东毗陕西省宝鸡市。 地处黄土高原与秦岭交界,西北部为黄土梁峁和沟壑区,东南部秦岭、关山为土石山区和森林。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渭河自西向东横贯市境。全市总面积14,277平方公里,人口331.17万,市人民政府驻秦州区。 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有“西北小江南”之称。境内文化古迹甚多,其中麦积山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天水市下辖2个市辖区、4个县、1个自治县。 市辖区:秦州区、麦积区 县: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 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Tibetische Monarchie
吐蕃(藏语:བོད་ཆེན་པོ།,威利转写:bod chen po,THL:Bö Chenpo,拉萨话:/pʰøʔ˩˧˨ ʨʰẽ˥ po˥˧/,意为“大蕃”),又称吐蕃王国、吐蕃帝国,是7世纪初到9世纪中叶存在于青藏高原的藏人帝国,由松赞干布到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鼎盛时期疆域囊括今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康巴地区,天山以南新疆和云南西北部、不丹全境,以及中亚、尼泊尔和印度北部部分地区。
Wei-Fluss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横跨甘肃东部和陕西中部,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干流全长818公里,流域总面积13476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甘肃省境内有秦祁河、大咸河、散渡河、义陇河、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藉河、牛头河等。 [5]陕境有清姜河、清水河、伐鱼河、石头河、西汤峪、黑河、涝峪河、新河、沣河、皂河、灞河、零河、湭河、赤水河、遇仙河、罗纹河、罗敷河、通关河、小水河、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北洛河等。渭河流域南有东西走向的秦岭横亘,北有六盘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为东西二部:西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为关中平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