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汉语 — 德语
建筑艺术 中国式建筑

Haupttor/Duanmen
端门(Duan Gate),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北京故宫与天安门之间,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构成明清两代进出宫城的前导性礼仪建筑之一 。 端门位于天安门与故宫午门之间,其建筑规模、风格与天安门基本相同。由城台和城楼组成,城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屋顶采用重檐歇山顶样式,上覆黄琉璃瓦。天安门至端门之间东西两侧对称布局朝房,正中各设一街门,通向太庙与社稷坛南部。端门至午门之间东西两侧亦对称设置值房,值房南侧各开庙右门、社左门,通向太庙、社稷坛中部;北侧各开阙左门、阙右门。
Fahua-Pagode
法华塔(Fahua Tower)又名金沙塔,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大街349号,始建于南宋开禧年间,是上海市嘉定区标志性建筑之一 。 法华塔是一座七级方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宝塔,总高为41米,塔内设木梯可登层,二层以上二面开壸门,逐层互换,塔心室和门两侧各设佛龛 。从法华塔地宫和天宫中出土的文物,为研究中国古塔地宫的建造及嘉定区的人文历史,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Famen-Tempel
法门寺(Famen Temple),又名“真身宝塔”,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传始建于东汉明帝十一年(公元68年),约有1700多年历史,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周魏以前称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时改称“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法门寺地宫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塔下地宫。宝鸡法门寺地宫其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Fawang-Tempel
法王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五公里的嵩山玉柱峰下,是东汉古刹,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比洛阳白马寺晚三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四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最早的寺院之一。
Faxijiang-Tempel/上天竺法喜讲寺
Fayuan-Tempel
法源寺(Fayuan Temple),又称悯忠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前街7号,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是北京较古老的名刹之一。 法源寺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采用中轴对称格局,整体坐北朝南,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为主要建筑所在,由南至北依次有一字影壁、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毗卢殿、大悲殿、藏经楼。法源寺不仅是北京城内历史悠久的古刹,也是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是培养青年僧伽和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Fantian-Tempel
梵天禅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大轮山南麓。 梵天禅寺,为福建省最早佛教寺庙之一。在厦门与南普陀寺同为闽南著名的佛寺,梵天禅寺创建于隋代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比厦门南普陀寺还要早300多年,乃八闽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其原名兴教寺,有庵七十二所。宋熙宁二年(1069年)合为一区,赐名“梵天禅寺”。
Feihong-Pagode
飞虹塔位于山西洪洞县东北部霍山的广胜寺,始建于汉代,前身是阿育王塔,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僧侣在此建造了供奉佛祖真身舍利的阿育王塔,该塔是当时中国境内十九座佛舍利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