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static/images/encyclopedia_topics.png)
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Catalog](/assets/static/images/tree_folder_open.png)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主校区位于辽宁省阜新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重点建设单位,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成员,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中俄工科大学联盟观察员单位。
遼陽 辽阳
辽阳市,古称襄平、辽东城,是中国辽宁省下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以石化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城市、辽中南地区中心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总面积4735.78平方千米。辽阳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辽宁中部,是沈阳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新兴的现代石化轻纺工业基地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城市之一,从公元前3世纪到17世纪前期,一直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辽阳是东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战国时期,为燕国辽东郡治所,秦沿燕制。汉初辽阳为辽东国首府,后仍将辽东郡治设于此。公孙氏时期,襄平为平州及辽东郡治。西晋初年,襄平再次成为辽东国首府,后改平州治。东晋时期,辽阳先后被前燕、前秦、后燕、高句丽等地方民族政权占据。唐代辽阳为辽城州治所,一度成为安东都护府府治。辽、金时期,设东京辽阳府。元代为辽阳行省驻地。明设辽东都指挥使司,统辖辽宁全境。清初曾在辽阳建都,后设辽阳府辽阳县,再改辽阳县为辽阳州。民国置辽阳县。辽阳市现辖5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白塔区、文圣区、宏伟区、弓长岭区、太子河区 县级市:灯塔市 县:辽阳县
遼陽市 辽阳市
辽阳市古称襄平、辽东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中部,太子河畔。是沈阳都市圈副中心城市,辽中南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以石化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城市,也是新兴的现代石化轻纺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辽阳地处辽河平原东部,辽东山地西部。境内东部为山地丘陵,西部为冲积平原。浑河为西部之界河,太子河自东往西流贯市境。辽阳是东北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2300余年的历史。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到17世纪,一直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辽阳市现辖5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白塔区、文圣区、宏伟区、弓长岭区、太子河区 县级市:灯塔市 县:辽阳县
满族/Manzu
满族的服饰,男子自头顶后半部留发,束辫垂于脑后,清入关后,强行在全国推广,使之成为清代满、汉、蒙各族的共同发式。女子发式,幼年时期与男孩一样,稍长,在脑后留有一根或两根辫子,结婚时开脸上头,戴钿子。平时,在头顶盘髻,有架子头、两把头等样式。佩戴耳环,有一耳三环的定式。男子的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其中的“箭袖”(满语:哇哈)别具特色,是在窄袖口上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形如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挽起,冬季打猎或作战时放下,覆盖手背以御寒,后来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少妇穿宽大的直筒旗袍,天足,着花鞋,有花盆底和船形底等样式。早期,富人多穿麻布衣服,穷人用狍鹿皮为衣。进入辽沈以后,贵族富人穿绸缎,平民则着布衣,服饰也等级化了。入关以后,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男子所服的坎肩等至今仍有沿用,而女子旗袍历经演变,现已成为我国传统女装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