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Jiangxi Sheng-JX
Huadong/Ostchina
华东地区,简称“华东”,位于中国东部。建国初期,华东区曾为中国六大行政区之一,为当时一级行政区,于1954年撤销,辖区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台湾等地,江西当时属中南区,后又划归华东区。1961年,华东经济协作区成立,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等地,1978年后撤销。华东作为地区用名,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与台湾共七省一市。其中,台湾因特殊性而单独列出,统计资料时一般也不包含在内。除此以外,其余六省一市的行政区划代码均以“3”开头。 华东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商品生产发达,工业门类齐全,是中国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经济区。轻工、机械、电子工业在全国占主导地位。铁路、水运、公路、航运四通八达,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
Huanggang-Gebirge
黄岗山是武夷山脉的主峰,位于福建武夷山市和江西铅山县交界处,海拔2160.8米,是中国大陆华东最高峰。西北侧为武夷山脉第二高峰独竖尖(也是江西第二高峰),西南侧为福建第二高峰香炉峰。 在黄岗山的南麓和北麓均设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Huang Ling
婺源篁(Huang)岭景区,地处石耳山脉,面积15平方公里,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晒秋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乡风民俗拾趣等游览区域组合而成。 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村落“天街”似玉带将经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铺林立,前店后坊,一幅流动的缩写版“清明上河图”。
Ji'an
吉安市,江西省辖地级市,古称庐陵、吉州,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西接湖南省,南揽罗霄山脉中段,据富饶的吉泰平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总面积25283平方千米。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吉安”。吉安市境内有佛教圣地——青原山,产生了禅宗青原派,吉安因此名扬海内外。庐陵文化是吉安江右人创造出来的区域性文化,是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吉安市现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吉州区、青原区 县级市:井冈山市 县:吉安县、吉水县、峡江县、新干县、永丰县、泰和县、遂川县、万安县、安福县、永新县 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吉安市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Jianghuai-Mandarin
江淮官话(Jiang–Huai Mandarin),过去也称下江官话(Lower Yangtze Mandarin),是官话分支之一。 江淮官话分布在江苏省大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东北部、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市局部及其它个别省份的方言岛,使用人口为7000多万,主体分布于江苏、安徽两省的江淮地区。 江淮官话自东向西分为江淮官话泰如片(通泰片)、洪巢片、黄孝片(包括竹柞片),其中以洪巢片人口占绝大多数。江淮官话,又称宁白、下江官话、下江话、江淮话、江北话、淮语,是南方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淮话在词汇、音韵、语法等方面与北方官话相比都具有较大差异,最大特色就是江淮官话完全保留了入声系统,其他官话几乎完全失去入声。 由于江淮官话含有入声,和中古音传承明显,所以其中分尖团、分平翘的南京官话清末之前一直是官话标准音。清末以后,从政治角度而不是语言学角度,逐渐以北京话为现代标准汉语之基础,北京官话被当作官话典范,于是有汉语言学者认为江淮话应该和晋语一样独立出官话,和吴语、粤语等为同层级。 江淮话的使用者约有700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