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指流行于长江下游以上海为中心地区(包括苏南、浙西)的器乐作品。“丝”是形容用丝做弦的弦乐器,如二胡、琵琶等;“竹”是形容用竹做的管乐器,如笛子、箫等。除此之外,常用的乐器还包括扬琴、三弦、笙、鼓、板等。 江南丝竹曲调悠闲缠绵,秀雅悠扬,风格典雅华丽,其传统技法强调“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笛子和北方短而高亢的“梆笛”不同,是长的“曲笛”(或者用较细的丝竹笛),吹奏的乐声绵软,和二胡等乐器配合非常和谐。著名的曲目有《三六》、《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行街》、《四和如意》、《云庆》、《欢乐歌》、《中花六板》,号称“八大名曲”。

法华寺

法净禅寺/中天竺寺

法镜寺

范蠡祠
范蠡祠,位于浙江诸暨,2006年3月建成。范蠡(lǐ)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和经济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诸暨是范蠡出道的地方,并在此生活12年。中国人有修祠庙、祠堂祭祖宗、祭神灵、祭先贤的习俗。 范蠡和诸暨的关系可以用“地灵造就人杰,人杰彰显地灵”这句话来概括。 诸暨这块灵光之地,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范蠡这个外来人口,使其治国安邦的潜能得到了有效开发和充分施展。范蠡这个人杰的成功人生,彰显了“商圣”的名声。

法喜讲寺/上天竺法喜讲寺

天竺,在灵隐寺南,群山环抱之中,有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三座古寺,均供奉观音大士。还有翻经台、七叶堂、三生石等许多文化胜迹。
下天竺创建最早,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六十馀年,创建最晚的上天竺寺也有千年历史。清高宗乾隆命名上、中、下三竺为“法喜寺”、“法净寺”、“法镜寺”,并亲题寺额。天竺三寺历史相近,地域毗近,教观相同,兴衰与共,历史上被誉为“天竺佛国”。灵隐、天竺诸峰,总称“武林山”,据《汉书.地理志》:“钱唐有武林山,武林水所出。”《灵山志》称:“宋时定地,以飞来峰之南为天竺,以飞来峰之北为灵隐。因北麓为灵鹫寺,故峰为异其名。”灵竺佛教文化为随同杭州历史千古流传。
杭州佛教的传播的寺院的兴建,都与西印度和尚慧理有关。《天竺山志》载:“东晋咸和初,慧理来灵隐卓锡,登武林警日:“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何年飞来此地耶?”由此,山名“天竺”,峰称“飞来”;後人把峰南所建各寺称“天竺寺”,分上、中、下三竺,慧理遂成灵懈、天竺开山祖师。至今龙泓洞口有理公岩、理公塔,塔内葬有慧理骨灰。古时,灵、竺山间猿猱居多,峰上有“呼猿洞”,相传系慧理蓄猿处。南朝刘宋时(420——479年),灵隐寺住持智一禅师亦曾养猿山间,他能呼啸招猿,人称“猿父”。古代诗人也有“施饭聚猿鸟”、“猿猱扰钟声”、“猿啼一声松子落”等诗句。“冷泉猿啸”成为古代钱塘十景之一。
法雨寺

飞来峰造像

飞云江
奉化溪口
溪口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下辖的一个行政建制镇,因剡溪至溪口为武岭山与溪南山阻夹成口,故名溪口。溪口镇是中华民国前总统、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中华民国前总统、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蒋经国的籍贯地及出生地。

鳳山門 凤山门
凤山门,是杭州十大古城门之一。杭州凤山有水陆两门。 凤山门为古代杭城的南大门。南宋王朝于绍兴二十八年在凤凰山一带筑皇城,又筑外城,城门十三座,此地大内北门和宁门。南宋末,元兵进占杭城,未几,宋宫毁于火,门毁。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垣,由此处筑城门名凤山门(因位于凤凰山而得名),又名正阳门。凤山门为南宋御街南端,旁有六部桥,为南宋三省六部诸官署所在地。门外万松岭一带,地居枢要,风景优美,成为骑马踏青之处,有“正阳门外跑马儿”之民谣。民国初期,拆毁凤山陆城门。为使后人明了城池变迁,于故址立碑志念。
分水鎮 分水镇
浙江桐庐县分水镇是历史名镇,始建于唐武德4年(公元625年),唐代的状元施东斋曾在此读书。该镇从1970年代开始发展制笔产业,现已成为制笔之乡,有三百多家制笔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