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Shanxi Sheng-SX
魏国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 姬姓,魏氏,始祖为毕万(毕公高之裔孙)。 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发动三家分晋。 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
威风锣鼓/Weifeng Drum Dance
击奏多姿,威武雄壮,因此得名的“威风锣鼓”,是流行于山西临汾一带的民间传统打击乐。它兴起于祭祀土地和祈雨,后来演变为民间社火表演的压轴节目。由锣、鼓、铙、镲合奏而成,表演时,用锣八面,故又称“八面威风”。早期演出规模较小,一般14人为一队,称为一堂;近年来阵容日趋庞大,少则百人,多则三四百人。
五老峰
“拜佛五台山,问道五老峰”,位于山西永济的五老峰,与晋北佛教圣地五台山南北对峙,与西岳华山齐名天下,被称为当之无愧的“道教名山”。 南有道家五老峰,北有佛家五台山。永济市东南胜景五老峰,因古代五老在此为帝王授《河图》《洛书》的传说而得名。五老峰由玉柱峰、东锦屏峰、西锦屏峰、棋盘峰和太乙峰五峰构成,松涛云海、流泉飞瀑、奇峰怪石,一步一景,变化万千。主峰玉柱峰,壁立千仞,常年云雾缭绕,峰顶如同海中岛屿,一派人间仙境。
五台山
Der Wutai Shan (五臺山 / 五台山, Wǔtái Shān, wörtlich „Fünf-Terrassen-Berg“), historisch auch Qingliang Shan (清凉山, Qīngliáng Shān, wörtlich „Frischer Kühler Berg“) genannt, ist ein Gebirge in Nordchina. Er ist von großer Bedeutung für den Buddhismus und gilt neben dem Emei Shan, dem Putuo Shan und dem Jiuhua Shan als einer der vier heiligen Berge des Buddhismus. Im Juni 2009 wurde der Wutai Shan in die Liste des Weltkulturerbes (World Heritage List) der UNESCO aufgenommen.
夏縣 夏县
夏县,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地处山西省西南端、中条山西麓,南接平陆县,北邻闻喜县、垣曲县,西连盐湖区,东隔黄河与河南渑池县相望。夏县,古称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因中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中条山雄居县东,鸣条岗横亘县城之西 。
忻州
忻(xīn)州市,山西省辖地级市,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倚长城与大同、朔州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东临太行与河北接壤,南屏石岭关与太原、阳泉、吕梁毗连,,总面积25157.641平方千米,是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市 。忻州市拥有佛教圣地五台山,“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等知名旅游景点;拥有“摔跤之乡” 、"中国八音之乡" 、“中国杂粮之都” 、“双拥模范城”、“中国观光旅游投资竞争力百强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县”、“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等城市名片 。
陽泉 阳泉
阳泉市,中国山西省下辖地级市,古称“漾泉”,别称山城、中共创建第一城,位于山西省中东部,北与忻州市毗邻,东隔太行山与河北省相望,西接太原市,南邻晋中市,地处黄土高原东缘,属于山西东部山地,境内地貌以山地为主,其余为丘陵和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阳泉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是三晋门户,晋冀要衡,又处于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的结合地带,还位于环渤海与长江三角洲的两大经济区的合理运输扇区内,经天津、青岛、黄骅港可东出渤海。20世纪80年代开始,阳泉利用煤炭资源优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一路领跑山西各市。阳泉市现辖3个市辖区、2个县。 市辖区:城区、矿区、郊区 县:平定县、盂县
仰韶文化
Die Yangshao-Kultur hatte zwei wichtige Arten: Banpo (半坡类型) und Miaodigou (庙底沟类型). 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 ),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 ,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 仰韶文化是中原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河南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众多,分布地域遍及河南全省,尤以三门峡、洛阳、郑州等地最为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