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Yunnan Sheng-YN
Ganden Songtsenling/Songzanlin Lamasery/ དགའ་ལྡན་སུམ་རྩེན་གླིང་
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在整个藏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该寺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又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 该寺又称归化寺,距中甸县城5公里,是一座古镇规模的古堡群建筑。于公元1679年(藏历第十一绕迥阴土羊年)兴建,公元1681年(阴铁鸡年)竣工。五世达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
Guanyinyan-Talsperre
启用 2016 位置 云南华坪-四川攀枝花 水坝类型 重力坝 横跨 金沙江 高度 159米(522英尺) 长度 1,158米(3,799英尺) 溢洪道 3条陡槽式 形成 观音岩水库 总容量 22.72亿立方米 集水面积 256,518平方千米(99,042平方英里) 正常水位 1,134米(3,720英尺) 涡轮机 5 × 600MW 装机容量 3,000MW 年均发电量 约120.68亿千瓦时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Memorial Hall
西南联合大学建立的简况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后,平、津相继沦陷。8月,国民党教育部决定,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在长沙合组临时大学,由三校原校长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任常务委员,主持校务,1937年11月1日开始上课。该年底,南京沦陷,武汉震动。1938年2月,临时大学从长沙迁往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经过紧张的筹备工作,该年底才开始上课。抗日战争胜利后,西南联大于1946年5月开始北迁复员,该校遂告结束。 自1937年8月至1946年7月,西南联大仅存在9年,但在出人才、出成果方面,成绩非常突出,因而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国内外教育界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国外有的学者赞扬说:“西南联大的历史将为举世学术界追忆与推崇……联大的传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 【注:转引自朱光亚“在西南联合大学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97年4月27日),载《清华校友通讯》,复36期(1997年11月),第129页。】
Tibetischer Tanz-Guozhuo/锅庄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民间舞蹈之一。锅庄舞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舞蹈时,一般 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Khata
哈达(藏语:ཁ་བཏགས་,威利转写:Kha bTags,藏语拼音:Kha Ta;不丹语:དར་;蒙古语:ᠬᠠᠳᠠᠭ/хадаг/khadag 国际音标:[χɑtɑk];尼泊尔语:खतक khada)是用长方形绢布制成的礼敬法器。哈达长短不一,一般为二至四尺,也有一丈多长的。大都为白色,象征纯洁、吉祥、繁荣。也有蓝、红、绿、黄等不同种类颜色。哈达一般是生丝织品,稀松如网,也有以丝绸为料。质料也有很多种类,大多数人们不计较质料的优劣,只要能表达对上尊者的敬意即可。 传统上,献哈达,是藏传佛教寺庙以及蒙古族、藏族的一种普遍而崇高的礼节。以为对方表达纯洁、诚心和尊敬。在西藏,凡是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最初是元世祖与八思巴互相交换哈达。 在现代藏族地区礼宾交往中,哈达已经是一种表示敬意的吉祥之物。
Hani
中国传统少数民族 哈尼族,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现代哈尼族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