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Republic-era China*Contemporary literature*Ming Dynasty*Qin and Han Dynasty*Qing Dynasty*Song Ci - Poems of the Song Period*Song dynasty*Tang Shi - Poem of the Tang period *Tang Dynasty*Before the Qin Dynasty*Wei, 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Yuan Qu - Popular literary genre*Yuan DynastyEnlightenmentBaroqueBiedermeierElizabethan Era 1485-1625Young Germany and the period before the March RevolutionClassicMiddle ageRealismRenaissance and HumanismRomanceStorm and StressWorld literature
Denis Diderot
德尼·狄德罗(法语:Denis Diderot,发音:[dəni did(ə)ʁo];1713年10月5日—1784年7月31日)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和翻译家,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他的最大成就是以二十年之功主编《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通常称为《百科全书》)。此书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最高成就之一。
Erasmus von Rotterdam
伊拉斯谟,全名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罗特罗达穆斯(Desiderius Erasmus Roterodamus;1466年10月28日—1536年7月12日),也译作伊拉斯姆斯、埃拉斯默斯、艾拉思姆斯、伊拉斯莫斯,史学界通称鹿特丹的伊拉斯谟(Erasmus von Rotterdam),是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今荷兰和比利时)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神学家、天主教神父,为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伊拉斯谟是一个用纯拉丁语写作的古典学者。
Deutsche Sprache
德语(德语:Deutsch),是印欧语系西日耳曼语支的一门语言。以将其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数量计,是世界第六大语言。德语是世界大国语言之一,并且是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对拉丁文《武加大圣经》的翻译工作。大多数德语词汇源于其日耳曼语族的祖先语言(由原始日耳曼语发展而来的古高地德语、中古高地德语、古法兰克语等),一些词汇来自拉丁语及古希腊语,还有部分来自法语和英语。
Shakespeares Folio/First Folio
《第一对开本》(英語:First Folio)是现代学者为第一部威廉·莎士比亚剧本合集命名的名字。其实际名称为《威廉·莎士比亚先生的喜剧、历史剧和悲剧》。
Dongjing meng Hua lu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 该著作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公元1102年-1125年)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
Mord im Orient-Express
《东方快车谋杀案》(英语: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是英国推理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之一,主角为名侦探赫丘里·波洛,英国柯林斯犯罪俱乐部(Collins Crime Club)于1934年1月1日出版,美国达德米德公司(Dodd, Mead, and Company)则于同年稍后于美国发行,书名为加莱车厢谋杀案(Murder in the Calais Coach)。《东方快车谋杀案》被广泛的认为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生涯最杰出与最著名的作品之一。1974年的同名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被认为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中最成功的改编电影之一。
Chroniken der östlichen Zhou-Königreiche/Chronicles of the Eastern Zhou Kingdoms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为明末余邵鱼、冯梦龙所撰,清代的蔡元放编评。内容涵盖春秋、战国时代约500余年的东周时期历史,包含春秋五霸、吴越之争以及战国七雄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
Yomiuri-Literaturpreis/読売文学賞
读卖文学奖是一個日本文学奖项,1949年由读卖新闻社设置。最初分小说(含戏曲)、文艺评论、诗歌、文學研究(含翻译等)四个项目。1951年单设戏曲奖,1968年增设随笔纪行奖。现改为小说、戏曲、随笔與纪行、评论与传记、诗歌俳句、研究翻译六大项目。授奖对象为上一年度发表的各类优秀作品,每年2月颁奖。奖品为砚台、獎金200萬日元。
Du Fu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谥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Dugongbu-Gedichtesammlung
《杜工部集》又称《杜少陵集》,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集。 《杜工部集》一书共收诗一千四百多首。宋代王洙取“秘府旧藏”和“通人家所有”的各种杜集,去其重复,录取1405首;又别录“赋笔杂着”二十九篇,合为二十卷,宝元二年(1039年)结集为《杜工部集》二十卷。嘉祐四年(1059年)由王琪刊刻于杭州,并撰《杜工部集后记》。 王洙《杜工部集记》记载所用杜集有九种,前三家所据各集,王洙均未取用。例如唐代古本二卷、蜀本二十卷、《集略》十五卷、樊晃序《小集》六卷、孙光宪序本二十卷、郑文宝序《少陵集》二十卷、别题小集二卷、孙仅一卷、杂编三卷。杜甫的诗歌立足于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Das vergoldete Zeitalter: Eine Geschichte von heute/Gilded Age
镀金时代,这个名字取自马克·吐温第一部长篇小说。1873年,马克·吐温与华纳(Charles Dudley Warner)一同创作了这部作品。这部作品的主题是讽刺南北战争之后的充满贪婪和政治腐败的美国政府。之后,美国人用“镀金时代”一词来称呼这段时期。这个词组实际上出自莎士比亚1595年的作品King Joh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