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Bama Yaozu autonomous
巴马瑶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自西向南至北与百色市凌云县、右江区、田阳区、田东县、平果市,本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东兰县、凤山县等市县区毗邻。全县总面积1976.42平方千米, 聚居着瑶、壮、汉等12个民族。巴马百岁以上寿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居世界五个长寿区之首。 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巴马瑶族自治县辖3个镇、7个乡: 巴马镇、甲篆镇、燕洞镇、那社乡、所略乡、西山乡、东山乡、凤凰乡、百林乡和那桃乡。
Bashu Kultur
巴蜀文化指四川盆地的地域文化。巴蜀文化不仅是优秀的地域文化,同样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员。巴文化以四川省东北部地区(巴中、达州、阆中)为中心。巴人活动于四川东部、湖北西部、重庆三峡库区、陕西南部及贵州北部。巴文化国家重点保护遗址有罗家坝遗址(四川宣汉县)、城坝遗址(四川渠县)。 蜀文化则由三个古族融合而成,以德阳、成都地区为中心。蜀文化国家重点保护遗址有:三星堆遗址(四川广汉市)、金沙遗址(成都市青羊区)。蜀国后成为西周封国,含川西、陕南、滇北一带。
Bayan
巴彦县,隶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南,松嫩平原腹地,松花江中游北岸,东南西北分别与木兰县、宾县、呼兰区、绥化市北林区及绥化市庆安县为邻,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3137.7平方千米。巴彦县旧名满语“巴彦苏苏”,意为“富饶之乡”。下辖10个镇,8个乡,1林业局: 巴彦镇、兴隆镇、西集镇、洼兴镇、龙泉镇、巴彦港镇、龙庙镇、万发镇、天增镇、黑山镇、松花江乡、富江乡、华山乡、丰乐乡、德祥乡、红光乡、山后乡、镇东乡和兴隆林业局。
Bayingolin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语:ᠪᠠᠶᠠᠨᠭᠣᠣᠯ ᠮᠣᠩᠭᠣᠯ ᠥᠪᠡᠷᠲᠡᠭᠡᠨ ᠵᠠᠰᠠᠬᠤ ᠵᠧᠦ 、英语:Bayingolin Mongoli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简称“巴州”,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境内有高山、盆地、河流、湖泊、戈壁、沙漠和平原绿洲,属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总面积47.15万平方千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历史悠久,有几千年的开发历史。丝绸之路南中两道均通过巴州。西域三十六国在巴州境内有楼兰、若羌、且末、小宛、戎卢、山国、轮台、焉耆、尉犁、渠犁、危须十一国。巴州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全州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多样,除天山、昆仑山区、大漠、大湖、大草原、大戈壁自然景观外,还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如铁门关、楼兰古城遗址、锡克沁千佛洞、米兰遗址等。巴音郭楞州下辖1个县级市、7个县、1个自治县。 县级市:库尔勒市 县:轮台县、尉犁县、若羌县、且末县、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 自治县:焉耆回族自治县
Bazhong
巴中市,四川省辖地级市,别称巴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秦岭—淮河一线南,东邻达州市,南接南充市,西抵广元市,北接陕西省汉中市,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面积1.23万平方千米。巴中市文化底蕴丰厚,有南龛石窟摩崖造像、米仓古道、“巴中背二哥”“翻山铰子”等非物质文化;巴中市是全国第二大苏区,红色遗址遗迹数量众多,主要分布于巴州区和通江县境内。巴中,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是“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南的重要城市,也是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十堰、汉中、巴中)。巴中市下辖2个市辖区、3个县。 市辖区:巴州区、恩阳区 县: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
Bashang-Grassland
坝上草原(Bashang Grasslands),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是优质的天然牧场,是草原旅游胜地。因其是距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而得名,总面积350平方公里。
Bazi-Brücke
坝子桥位于杭州市东河北端,始建可追溯至北宋时期,因桥畔设滚水坝得名,素有"东河第一桥"之称。该桥为三孔半圆形石拱结构,桥身长虹卧波,桥头建有凤凰亭,亭内藏历代文人碑刻,亭顶饰有呼应"凤凰栖息"传说的雕刻纹样。历史上作为东河与大运河交汇的水利枢纽,船只需通过绞盘装置"翻坝"过闸,该场景被古艮山门遗址的"运河魂"雕塑永久定格。
Große Mauer bei Baicaokou
雁门关的白草口长城,是山西屈指可数的包砖长城。位于山西省朔州山阴县和忻州代县交界的白草口村边上,村内有关城楼等古建筑。出大运高速雁门关隧道(北出口)右边便可看到蜿蜒向上的长城,长城沿村南山建于山顶,地势较缓,白草口西山上坍塌严重,有两座砖敌楼,只存夯土墩台。长城过白草口爬上东山,山脚至山顶处原为砖砌,今多残存夯土。山脚城墙为阶梯式,保存较好,陡峭之处将砖砌垛口砌在山岩之上。由白草口东至猴岭山的城墙为砖砌,外侧高10m左右,保存尚好。这段长城有四座砖敌楼,两座保存较好,另两座坍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