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German — Chinese
Catalog Henan Sheng-HA

魏国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 姬姓,魏氏,始祖为毕万(毕公高之裔孙)。 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发动三家分晋。 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
河南主要河流/Major rivers in Henan
淮海經濟區 淮海经济区
淮海经济区,总面积9.6万平方千米,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东连沿海经济带、西襟中原经济区、南接长三角城市群、北临环渤海经济圈。国务院批复实施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淮海经济区包括江苏的徐州、连云港、宿迁,安徽的宿州、淮北,河南的商丘,山东的枣庄、济宁、临沂、菏泽等10个城市。
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 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
Die Organisation für die Zusammenarbeit zwischen historischen und kulturellen Städten des Weltkanals ist eine internationale Organisation ohne Erwerbszweck, die auf freiwilliger Basis von Kanalstädten und damit verbundenen wirtschaftlichen und kulturellen Einrichtungen aus der ganzen Welt gegründet wurde.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其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信阳毛尖有精湛的 “十道茶”茶艺。第一道鉴赏佳茗,第二道泡茶玉液龙潭水,第三道烫壶温杯温杯洁器具,第四道毛尖入宫吉祥意,第五道冲洗仙颜品唇香,第六道湿润毛尖露芳容,第七道回青沏茶表敬意,第八道玉液回壶待君品,第九道平分秋色入茶盏,第十道敬奉宾客一盏茶,这“十道茶”茶艺能充分展示了信阳毛尖婀娜多姿、清香馥郁的内在品质和内涵丰厚、高雅灵秀的茶文化底蕴,体现了“和、美、清、敬、雅”信阳特色茶文化内涵。
滎陽 荥阳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在荥阳设县同时在此设置三川郡。荥阳市,河南省辖县级市,由郑州市代管,荥阳市地处郑州市西部,距郑州市中心城区15千米,在北纬34°36′—34°59′、东经113°7′—113°30′,处于黄河流域与淮河流域共聚处、黄河中下游分界处,西望古都洛阳,南眺中岳嵩山,北濒九曲黄河,东接省会郑州,自古就有“两京襟带,三秦咽喉”之称, 东西宽27.6千米,南北最长处45.5千米,全市总面积943平方千米。 荥阳市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有黄河、索河、汜河、枯河、贾峪河、须水河6条河流。
新疆昌吉—安徽宣城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Xinjiang-Changji—Anhui-Xuancheng-Guquan ± 1100 kV UHVDC Transmission Project
新鄉 新乡
新乡市,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南临黄河,与郑州、开封隔河相望;北依太行山与鹤壁、安阳毗邻;西连焦作并与山西接壤;东接油城濮阳并与山东相连。新乡市属于华北板块,地处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主要是太行山山地和丘陵岗地,南部为黄河冲积扇平原。新中国建国初期新乡为平原省省会,是豫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原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中原经济区及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城市之一,也是豫北的经济、教育、交通中心。新乡历史悠久,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都有遗址留存,是《诗经》重要发源地之一,牧野之战、张良刺秦、陈桥兵变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新鄉醫學院 新乡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