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圣纪节
圣纪节(阿拉伯语:مولد النبي,al-Mawlid an-Nabī)是伊斯兰教个重要节日,为纪念先知穆罕默德个诞辰日,但逊尼派搭什叶派纪念圣纪节个日脚弗同:逊尼派个圣纪节是伊斯兰历3月12号,什叶派是3月17号。
蒙古族
蒙古族(蒙古语:ᠮᠣᠩᠭᠣᠯ ᠦᠨᠳᠦᠰᠦᠲᠡᠨ,西里尔字母:Монгол үндэстэн)是东亚及中亚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蒙古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北方。全球蒙古族人口约为一千万人,其中六百万人居住在中国大陆境内,其余的分布于蒙古国以及俄罗斯。于中国大陆的蒙古族主要居住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河北等省、自治区的各蒙古族自治州、县,而在俄罗斯的则主要居住于布里亚特和卡尔梅克。 现代蒙古人的祖先称为原始蒙古人,在经过蒙古帝国扩张与突厥人、通古斯人与汉人等族群混合后,形成今天的蒙古族。到近代19世纪末以后,由于“民族”一词的含义引入,“蒙古族”便就取代“蒙古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 蒙古族所说的蒙古语属蒙古语系。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与新疆、西藏接壤,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目前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可可西里地区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年平均气温-4.4℃~10℃,最低气温-46℃,人类无法长期居住,故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高原野生动物获得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使得该地区成为了“野生动物的乐园”。藏羚羊是该保护区的代表物种,同时雪豹,棕熊等珍稀食肉动物也有分布。
鄂陵湖/Ngoring Lake
鄂陵湖是黄河上游的大型高原淡水湖,又称鄂灵海,古称柏海,藏语意为蓝色长湖。位于中国青海省玛多县西部的凹地内,西距扎陵湖15公里,与扎陵湖并称为"黄河源头的姊妹湖"。湖面海拔4272米,南北长约32.3公里,东西宽约31.6公里,湖面面积6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湖心偏北处最深达30.7米,蓄水量107亿立方米。
西北地區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Northwestern China),是中国内陆的一个区域,在行政区划、区域地理、气象术语3个领域中分别指代不同的区域。 行政区划中的西北地区,常被称为“西北五省”或“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304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土地面积的32%。 区域地理中的西北地区,位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西。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甘肃省西北部。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4.3%。 气象术语中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包括阴山山脉,黄土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祁连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等。
Z21/22次客運列車 Z21/22次旅客列车
Z21/22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首都北京至西藏首府拉萨的一趟直达特快列车,自2006年7月1日起开行,现由青藏集团西宁客运段京藏车队负责客运任务,为铁道部确定的青藏铁路运营初期开行的三对旅客列车之一。列车使用25T型青藏高原版客车,沿京广铁路、石太客专、太中银铁路、包兰铁路、兰青铁路及青藏铁路运行,途经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及西藏五省一市兩區,全程3756公里。其中北京西站至拉萨站运行40小时20分,使用车次为Z21次;拉萨站至北京西站运行41小时21分,使用车次为Z22次。
Z164/165、Z166/163次客運列車 Z164/165、Z166/163次旅客列车
Z164/165、Z166/163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中央直辖市上海至西藏首府拉萨之间的一对特快旅客列车,自2006年10月1日起开行,现由青藏集團西寧客运段沪藏车队负责,是拉萨的三进列车之一。列车於上海至西寧段使用25T型客车,西寧至拉薩段則使用25T青藏高原型客车,沿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兰青铁路和青藏铁路运行,途经上海、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及西藏六省一市一區,全程4372公里。其中上海站至拉萨站运行44小时32分,使用车次为Z164/165次;拉萨站至上海站运行48小时13分,使用车次为Z166/163次。
青海省
Qinghai, veraltet nach Unger Tsinghai (chinesisch 青海, Pinyin Qīnghǎi – „Türkisblaues Meer“, tibetisch མཚོ་སྔོན་ཞིང་ཆེན Wylie mtsho sngon zhing chen) ist eine Provinz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im Nordosten des tibetischen Hochlandes. Sein Territorium ist flächenmäßig das größte aller chinesischen Provinzen, sofern von man von den beiden autonomen Gebieten Tibet und Xinjiang absieht.
柴達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ཚྭ་འདམ་གཤོང
Das Qaidam-Becken, auch Tsaidam-Becken genannt, ist eine Wüstenregion, die im Norden des tibetischen Hochplateaus in der chinesischen Provinz Qinghai liegt. Der Name leitet sich vermutlich aus dem Mongolischen und Tibetischen ab, in dem tsa'i dam „Salzsumpf bzw. -sümpfe“ bezeichnet. Dabei handelt es sich vor allen Dingen um die Sumpfgebiete entlang dem Hauptfluss Qaidam He, der aus den östlichsten Ausläufern des Kunlun Shan (hier Burhan Budai Shan) in das Becken entwässert.
祁连山脉
祁连山脉由七条互相平行的山脊线及其相夹的狭长谷地组成,均沿甘肃、青海省界呈西北-东南走向,狭义的祁连山特指最北山脊线的走廊南山。祁连山脉自山脚以上均无人烟,仅在东端的山间河谷座落数县县城,最北麓山脚距河西走廊大城市数十公里,其余山区方圆百里深处无人区。七条平行山脉线各自最高峰都在海拔5153—5827米之间,高度平均。最高峰团结峰(5808或5827米,测量争议)在疏勒南山。 山脉长约850公里,七条平行山脊线宽200~400公里,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平原河谷占山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每年降水量250-600毫米,有山地草原和针叶树林交替分布。 祁连山素有“万宝山”之称,蕴藏着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矿藏,有石棉矿,黄铁矿、铬铁矿及铜、铅、锌等多种矿产,八宝山的石棉为国内稀有的“湿纺”原料。祁连山区冷湿气候,有利于牧草生长,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地带,分布有大片草原、为发展牧业提供了良好场所。 祁连山区内设有祁连山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跨甘肃和青海,西接阿尔金山山脉,东至兰州兴隆山,南与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