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National Opera
黄梅戏/Huangmeixi
安徽省,湖北省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徽劇 徽剧/Huiju
徽剧是一种中国地方戏曲,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它形成于安徽徽州、池州、太平(今歙县、贵池、当涂)一带的“徽池雅调”,在安徽省境内(尤其是皖南,包括今属江西省的婺源县)流行起来。特色是把传入安徽的乱弹声腔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起来。它为京剧、粤剧及南方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提供一个重要的发展基础,其影响几乎遍及全国。
晋剧/Jinju/Shanxi-Oper
晋剧,汉族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外省称之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 晋剧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柔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昆曲长生殿/Der Palast des ewigen Lebens/The Palace of Eternal Life
中國崑曲藝術節 中国昆曲艺术节
昆剧 也称昆曲,产生于16世纪中叶的江苏昆山,是明清时期中国最大剧种。中国现存历史较长的地方剧种,几乎都受过昆剧艺术的影响,因此昆剧素来享有“中国戏曲之母”的美誉。中国昆剧艺术节创办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江苏省文化厅、苏州市文化局、昆山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昆剧研究会以及有关资助单位协办。
龙凤呈祥/Drache und Phönix bringen Wohlstand/Dragon and Phoenix Bringing Prosperity
吕剧/Lüju
吕剧是中国山东省地方戏,旧称“化妆扬琴”或“扬琴戏”,是山东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大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吕剧起源于鲁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其音乐属于板腔体,兼唱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
京劇 京剧/Jingju
Die Peking-Oper (chinesisch 京劇 / 京剧, Pinyin Jīngjù) ist eine Form der chinesischen Oper. Sie vermischt viele künstlerische Elemente, so Singen, Tanzen, Akrobatik, darstellendes Spiel und Kampfkun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