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static/images/encyclopedia_topics.png)
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Catalog](/assets/static/images/tree_folder_open.png)
武陵山脉
武陵山脉地处中国中南部,跨越湖南省、湖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四地,长度约420公里,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武陵山脉为东西走向,主峰为梵净山;最高峰为凤凰山主峰,海拔2570米。属于武陵山系覆盖的地区被称为“武陵山区”。
习酒
习酒是大曲酱香型白酒。习酒,贵州省习水县习酒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习酒以当地的优质糯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成高温大曲,堆积糖化,二次投料,八次发酵,九次蒸馏,密封贮存,精心勾兑而成,具有茅台酒的风味。酱香习酒,越陈越香,品质随着贮存时间的增长,游离的酒精分子越来越少,对身体的刺激也越来越小,所以喝酒时感到不辣喉,醇和回甜。
![](/storage/RGo5rVLrbTNecXFn.jpg)
湘語 湘语
湘语(新湘语长沙话:/ɕiæ̃334 y42/;老湘语娄底话:/siɔŋ44 ny42/),又称作湘方言,有时也被泛称为湖南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的一门语言,是生活在中国洞庭湖、湘江、资江流域一带的湖湘民系使用的母语。现在,湘语使用者主要分布在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包括长沙、湘潭、株洲、益阳、岳阳、娄底、衡阳、邵阳、怀化、永州等,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角一带。
![](/storage/kDuEJFcQa0qbeurL.jpg)
湘语(新湘语长沙话:/ɕiæ̃334 y42/;老湘语娄底话:/siɔŋ44 ny42/),又称作湘方言,有时也被泛称为湖南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的一门语言[3],是生活在中国洞庭湖、湘江、资江流域一带的湖湘民系使用的母语。现在,湘语使用者主要分布在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包括长沙、湘潭、株洲、益阳、岳阳、娄底、衡阳、邵阳、怀化、永州等,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角一带。[3]
湘语是汉语的一支。若视汉语为“汉语族”的话,则湘语为一种单独的语言,而湘语内部可以划分出数支不同的湘语方言。无论如何划分,湘语的地位都跟官话、吴语、粤语、闽语、晋语、客语、赣语等相同,要么同为汉语之下的一级方言,要么同为汉语族里一种单独的语言。
Xiang, veraltet Hsiang, (chinesisch 湘語 / 湘语, Pinyin Xiāngyǔ, auch 湘方言, Xiāngfāngyán – „Xiang-Regionalsprache, Xiang-Mundart“) ist eine der chinesischen Sprachen. Sie ist nach dem Xiang-Fluss benannt und wird von über 30 Millionen Menschen vor allem in der Provinz Hunan gesprochen. Daher wird die Regiolekt auch als Hunan-Dialekt (湖南语, Húnányǔ, auch 湖南话, Húnánhuà) bezeichnet. Xiang war auch die Muttersprache Mao Zedongs.
西溪河大桥
![](/assets/contentimages/%E8%A5%BF%E6%BA%AA%E6%B2%B3%E5%A4%A7%E6%A1%A5.jpg)
鴨溪窖酒 鸭溪窖酒
鸭溪窖酒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鸭溪镇所产的大曲浓香型白酒,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
鸭池河大桥
开通 2016 桥型 斜拉桥 全长 1,461米(4,793英尺) 宽度 27.9米(92英尺) 高度 258.2米(847英尺) 最大跨度 800米(2,625英尺) 桥下净空 300米(984英尺) 承载 G76 厦蓉高速 跨越 鸭池河 地点 中国贵州省黔西县-清镇市 鸭池河大桥是世界上主跨最长的钢桁架斜拉桥、主跨最长的山区斜拉桥。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1/Ya20Chi20He20Da20Qiao20.jpg](/assets/contentimages/Ya20Chi20He20Da20Qiao20.jpg)
仰阿莎雕像/Niangx Eb Seil
![](/assets/contentimages/%E4%BB%B0%E9%98%BF%E8%8E%8E%E9%9B%95%E5%83%8F.jpg)
![Catalog](/assets/static/images/tree_folder_open.png)
![Catalog](/assets/static/images/tree_folder_open.png)
![Catalog](/assets/static/images/tree_folder_open.png)
![Catalog](/assets/static/images/tree_folder_open.png)
![Catalog](/assets/static/images/tree_folder_open.png)
![Catalog](/assets/static/images/tree_folder_open.png)
瑶族
瑶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瑶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传说瑶族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 。中国瑶族分布在中国南方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和江西六省(区)的130多个县里,其中以广西为最多。
![https://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1/Yao20Zu20.jpeg](/assets/contentimages/Yao20Zu20.jpeg)
彝族
彝族(彝语北部方言:ꆈꌠ),主要居住于中国西南地区,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地区,总人口约900多万人(2010年)。中国大陆现有彝族9830327人(2020年),为中国第七大少数民族。中国彝族聚居区和人口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其余各省市区也均有散居分布。在越南的彝族支系被称为“倮倮族”(越南语:Người Lô Lô),人口3307人(1999年),为官方承认的54个民族之一,分布在靠近中越边境的河江、高平和老街。缅甸、老挝、泰国等地亦有少量彝族人,部分居住地还留存有少许指路经和古彝文。 彝族内部有“尼苏(崇尚黑色)”、“纳苏”(凉山彝族,纳苏颇)、“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倮倮”等多种称谓,部分不同称谓代表不同支系,各个支系族群之间主要以方言和服饰区别。彝族语言属缅彝语群彝语支,有六种方言。越南的倮倮族大多数属于说彝语南部方言的尼苏人。彝语原有一种表意文字,史称爨文,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1975年的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了819个规范彝字,该方案198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
彝族火把节/the Firebrand Festival of the Yi ethnic group
![](/assets/contentimages/%E5%BD%9D%E6%97%8F%E7%81%AB%E6%8A%8A%E8%8A%82.jpeg)
彝語 彝语
彝语,是彝族语言的总称,属于汉藏语系缅彝语支,分布在中国云贵川及广西等地区,使用人数约610万。有专门的文字彝文。作为官方语言 凉山彝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storage/UhXdFO1SJ3V2L1Ot.jpeg)
沅江
沅江,又称沅水,长江流域洞庭湖支流。流经中国贵州省、湖南省。沅江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河流,干流全长1033公里(一说1133公里、1022公里、1003公里),流域面积8.9163万平方公里(一说9万平方公里),落差1462米(一说1035米 ),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170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668亿立方米(另有资料称659亿立方米 )。流域则跨贵州、湖南、重庆、湖北四省(直辖市)。 属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中的第二大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