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简称“药植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研究机构,隶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建于1983年8月,总所设在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北路151号,分所分布于云南、海南、广西、新疆、重庆、贵州、湖北等地,以及拥有及丽水、辽阳两个研究中心。主要负责研究中药、药用植物,是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研究合作中心。原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藏族 /西藏人/藏族人/Zang
藏族是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上、使用藏语的民族,自称“博巴”(藏文:བོད་པ་,威利转写:bod pa,藏语拼音:Pöba)。主要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西藏、川、青、甘、滇,境内人口650万余人;在尼泊尔、印度、不丹、巴基斯坦等青藏高原周边国家亦有分布;另有从中国境内移民出境的藏族及其后代近20万,即海外藏人。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帝国。公元11、12世纪,藏民族开始逐渐形成。藏族使用藏语,通用藏文。主要从事畜牧业、农业。主要信奉藏传佛教,宗教气氛浓厚。传统服装为藏服,又以藏袍为主。以糌粑为主食,多吃牛羊肉,喜饮酥油茶、青稞酒。牧区多住帐篷,城镇多住碉房。多行天葬。藏历新年为重要节日。藏族文化悠久、灿烂而独特,文献众多,藏医药、藏历、歌舞、唐卡、金铜佛像等都独具特色。史诗《格萨尔王传》、热贡艺术、藏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藏族服饰
藏族男性服饰分勒规(劳动服饰)、赘规(礼服)、扎规(武士服)三种;妇女服饰在节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仪礼时的服饰变化较大,节日服饰都较平时着装富丽、盛重。
藏語 藏语
藏语(藏语:བོད་སྐད་,威利转写:bod skad,THL:Böké,藏语拼音:Pögä),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是以藏族为主的喜马拉雅文化圈使用的主要语言。藏语使用区分布在中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等若干区域。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四个国家也有藏语使用者分布。
藏式法鼓
法鼓种类很多,如大鼓、铜鼓、腰鼓、曲柄鼓、羯鼓、嘎巴拉鼓等。主要用于佛教庆典、宗教节日、活佛坐床、开光仪典等重大喜庆法事活动中。 曲柄鼓的鼓锤是弯的,就像一张弓,鼓面直径约1米,下有一柄。诵经时,喇嘛左手持鼓柄,右手用曲柄鼓锤敲击伴奏。 嘎巴拉鼓,藏语称“扎玛如”,鼓腰箍镶宝石镂花金片,坠飘带,两面蒙皮,鼓体有木、象牙等几种。法会上嘎巴拉鼓多与金刚铃一起演奏。
果卓/锅庄
Guozhuo ist ein chinesischer tibetischer Volkstanz, der vor allem in Tibet sowie in tibetischen Siedlungen in Sichuan, Qinghai, Gansu und Yunnan beliebt ist.
沱茶
沱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主要产地是云南,一般用黑茶制造,为便于马帮运输,一般将几个用油纸包好的茶坨连起,外包稻草做成长条的草把。因为一个茶坨的分量比一块茶砖要小得多,更容易购买和零售。云南沱茶,以一、二级滇青原料,蒸压成研究会形外径8厘米,高4.5厘米,外观显毫,品质最好的是“特级沱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喉味回甘,汤色橙黄明亮。普洱散茶蒸压而成的云南普洱沱茶,外形紧结,色泽裼红,有独特的陈香,滋味回甘,汤色橙黄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