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static/images/encyclopedia_topics.png)
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Catalog](/assets/static/images/tree_folder_open.png)
呼和浩特
Hohhot (mongolisch ᠬᠥᠬᠡᠬᠣᠲᠠ, chinesisch 呼和浩特, Pinyin Hūhéhàotè) ist die Hauptstadt des Autonomen Gebietes Innere Mongolei in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Der Name der Stadt ist mongolisch und bedeutet Blaue Stadt; die chinesische Übersetzung (青城 = „blaue/grüne/azurne/reine Stadt“) lässt jedoch auch andere Farben zu, daher erklärt sich die teilweise genutzte Bezeichnung Grüne Stadt seitens der Chinesen.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蒙古语:ᠬᠥᠬᠡᠬᠣᠲᠠ,汉语拼音字母:Hohhôt,鲍培转写:Kökeqota,西里尔字母:Хөх хот,发音: [ˈxɵx‿χɔʰt],意为“青色的城”),通称呼市,旧称归绥,别称青城、召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内蒙古中南部。市境西南接鄂尔多斯市,西北邻包头市,东北界乌兰察布市,东南达山西省忻州市、朔州市。地处蒙古高原南缘,阴山山脉南麓,北部为大青山,东南为蛮汉山,西南为土默川平原。黄河流经西南边界,大黑河从东北流向西南穿过城区并注入黄河。全市汉族人口约占87%,蒙古族人口约占10%。市政府驻新城区新华东街1号。呼和浩特主城区是由归化、绥远两座城在清末民初合并而成,故旧称“归绥”。呼和浩特处于农牧文化交界地带,自古即处于中原王朝与渗透王朝、征服王朝的交替控制中,故文化交融性较强,除汉文化外,蒙古族文化、新疆(西域)的伊斯兰文化、西藏藏传佛教文化亦对其有较重影响。呼和浩特市现辖4个市辖区、4个县、1个旗。 市辖区: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 县: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 旗:土默特左旗
回族/chinesische Muslime; Dunganen
回族,中国民族之一,族名来自唐朝回鹘,古代又称回回或畏兀儿,世居于黄河流域西北地带,由内蒙古至山西、陕西、甘肃,以至于新疆和中亚一带,先祖主要为突厥人,但混有蒙古人、波斯人、大月氏、塞种人、粟特人、阿拉伯人,以至于羌族与汉族等不同血统。蒙古帝国时,以突厥人为主的中亚、西亚色目人,皆被统称为回回,居住在黄河西北地带的突厥部落也被包括在其中。受中亚与西亚中伊斯兰教传播的影响,许多回族成为穆斯林,伊斯兰教被称为回教。也因此,在元代之后,由新疆至中国南方,所有穆斯林群体,不分血统,都被称为回族,回族因此遍布全中国。其中,长期居住于中国本部的族群,除了伊斯兰教信仰外,血统、语言大部分已汉化,使用汉语,从外貌上与汉族难以区分。
呼倫貝爾市 呼伦贝尔市
Hulun Buir ist eine bezirksfreie Stadt in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Sie ist hervorgegangen aus dem Hulun-Buir-Bund (呼伦贝尔盟) und erstreckt sich über den äußersten Nordosten des Autonomen Gebietes Innere Mongolei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呼倫貝爾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上,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 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高原草原-内蒙古草原-东北草原的一部份,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天然草场,主要的区域覆盖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以及鄂温克族自治旗。 由呼伦湖及贝尔湖得名,是蒙古族的发源地之一。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是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 呼伦贝尔草原是众多古代文明、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东胡、匈奴、鲜卑、室韦、回纥、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曾繁衍生息于此,被史学界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摇篮”,在世界史上占据较高地位。
我爱你塞北的雪/Ich liebe dich, den Schnee an der Nordgrenze /I Love You, the Snow in Northern 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