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German — Chinese
Catalog Palastmuseum Peking

保和殿/Halle der Wahrung der Harmonie
保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00㎡,高29.50m。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
寶吉駿圖 宝吉骝图
艾启蒙绘,依纳爵·西歇尔巴特(Ignatius Sichelbart,1708年—1780年),汉名艾启蒙,字醒庵,波西米亚(今属捷克)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他乾隆十年(1745年)来到中国,师从郎世宁学画,很快受到清廷重视,奉召入内廷供奉。 他擅长人物、走兽、翎毛类绘画。
彩繪漆雲龍紋圓盤 彩绘漆云龙纹圆盘/Painted paint cloud dragon plates
彩绘漆云龙纹圆盘,西汉,高2.3厘米,口径28.4厘米,底径14厘米。   此盘出土于荆州江陵高台28号西汉墓,斫木胎,用一块整木板剜凿而成。盘敞口,平折沿,弧腹,平底。器物以红漆为底,内底中心绘相互连接的卷云纹,这种卷云纹实际上应是一种变形云龙纹,将云龙更为抽象和图案化。外圈朱绘菱形纹和B形纹组成装饰带。盘的内外壁用朱绘的单个卷云纹和呈8字形的纹样组成装饰带,沿面绘菱形纹等。
紫檀木嵌瓷心床 紫檀木嵌瓷心床
清中期,高92厘米,长248厘米,宽131.5厘米。   床体紫檀木质,座面攒框落堂镶板,罩黑漆面心。面下打洼束腰,长牙条,三垂洼堂肚,鼓腿膨牙,内翻马蹄。床面上有九屏式床围,用走马销连接,均有活榫可以开合。九个屏框内分别镶嵌饰一朵五彩花卉纹的瓷片,色彩艳丽,与深紫色的紫檀木相映衬,相得益彰。
步辇图
《步辇图》卷,唐,阎立本作,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厘米。   这是一幅历史画。它反映唐代初年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公元七世纪,地处我国西南的吐蕃(今西藏地区)开始强大兴盛,其三十二世赞普松赞干布是个“骁勇多英略”的领袖。贞观八年(634年),他遣使臣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向唐王朝求婚联姻,唐太宗李世民答应了他的请求,决定将宗室女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贞观十五年(641年)春天,松赞干布派相国禄东赞到长安来迎接文成公主,唐太宗李世民则派礼部尚书江夏王宗室李道宗陪同文成公主进吐蕃。文成公主除了带去很多中原地区的文化典籍外,随行的还有许多各种行业的工匠,对于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唐王朝和吐蕃之间关系融洽,和睦相处。
I 中国瓷,中国瓷器;中国瓷器餐具 Ⅱ(zählb) 中国瓷器器皿
角樓 角楼
紫禁城垣四隅之上的角楼,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重修。   角楼是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同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   角楼坐落在须弥座之上,周边绕以石栏。中为方亭式,面阔进深各三间,每面8.73m,四面明间各加抱厦一间,靠近城垣外侧两面地势局促,故抱厦进深仅为1.60m,而城垣内侧的两面地势较开阔,抱厦进深加大为3.98m,平面成为中点交叉的十字形,蕴含着曲尺楼的意匠,使得角楼与城垣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建筑形体,取得了有机的联系。   角楼由墩台下地面至角楼宝顶高27.50m,由多个歇山式组成复合式屋顶,覆黄琉璃瓦。上层檐为纵横相交四面显山的歇山顶,正脊交叉处置铜鎏金宝顶。檐下施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二层檐四面各加一歇山式抱厦,四角各出一条垂脊,多角搭接相互勾连,檐下单翘单昂五踩斗栱。下层檐四面采用半坡腰檐,四角出垂脊,用围脊连贯,檐下重昂五踩斗栱。下层檐和二层檐实际上四面各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加垂脊集合在一起的屋顶形式。角楼梁枋饰以龙锦方心墨线大点金旋纹彩画,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门和槛窗极为精致。
各種釉彩大瓶 各种釉彩大瓶/Large bottle with the different glazes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清朝乾隆年间官窑烧制的瓷器大瓶,属于清宫旧藏,因其集各种釉彩于一身而著称,有“瓷母”的美誉。该瓶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足径33厘米。洗口、长颈、长圆腹、圈足外撇。自上而下共有15个装饰层,彩釉间以金彩圈线相隔,颈部有两个金彩螭耳。该瓶汇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有包括金彩、珐琅彩、斗彩、青花、仿哥釉、仿官釉、仿汝釉、窑变釉、松石绿釉、粉青釉、霁蓝釉、酱釉等17种不同的釉彩[3][2][6]。 大瓶腹部为主题纹饰,霁蓝釉描金的色地,上有十二幅长方形粉彩开光吉祥图案,写实图案及纹饰各半,间隔排列。六幅写实图案为“三阳开泰”、“吉庆有余”、“丹凤朝阳”、“太平有象”、“仙山琼阁”和“博古九鼎”。六幅纹饰为蝙蝠、卍字、花卉、蟠螭、灵芝和如意。
剔彩开光龙凤纹碗/Large bowl of dragons and phoenix
中和殿/Hall der zentralen Harmonie
Die Halle der zentralen Harmonie (chinesisch: 中和殿; pinyin: Zhōng Hé Diàn; mandschu: ᡩᡠᠯᡳᠮᠪᠠ ᡳ ᡥᡡᠸᠠᠯᡳᠶᠠᠮᠪᡠᡵᡝ . ᡩᡝᠶᡝᠨ dulimba-i hūwaliyambure deyen) ist eine der drei Hallen des Äußeren Hofes der Verbotenen Stadt in Peking, China, zusammen mit der Halle der Höchsten Harmonie und der Halle der Bewahrung der Harmonie. Sie ist kleiner als die beiden anderen Hallen und hat eine quadratische Form. Sie diente dem Kaiser zur Vorbereitung und Erholung vor und während der Zeremon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