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列 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傑出的画家、哲学家、科学家、建筑家、工程师,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三巨匠”之 一。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艺术实践和科学实验中,研究探讨了人体解剖、透视、明暗、构图等科学法则,留下了近7000页文稿。他作品卓越,壁画《最後 的晚餐》、油画《蒙娜丽莎》、《岩间圣母》、《圣安娜》、《安加利之战》等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和《绘画论》对世界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他重视人物性格和主 题情节的表现,素描构图精妙、刻画细緻,线条流畅。
提及达·芬奇的名字,一般人便会联想到他的人物的“妩媚”,有如波提切利一样。然而达·芬奇的作品给予观衆的印象,尤其是一种“销魂”的魔力。法国悲剧家高乃依有一句名诗:“一种莫名的爱娇,把我摄向着你。”
这 种自然的神秘的魔力,的确可以形容达·芬奇的”瑶公特“的神韵。这副脸庞,隻要见过一次,便永远离不开我们的记忆。然而最令人难忘的还是”瑶公特“神秘的 微笑,单纯地望两旁抿去的口唇便是指出这微笑还隻是将笑未笑的开端,而且是否是微笑,还成疑问,口唇的皱痕,是不是她本来面目上就有的?也许她的口唇原来 即有这微微地望两旁抿去的线条?这些问题是很难解答的。可是这微笑所引起的疑问还多着呢:假定她真的在微笑,那麽,微笑的意义是什麽时候?是不是一个和蔼 可亲的人的温婉的微笑,或是多愁善感的人的感伤的微笑?这微笑,是一种蕴藏着的快乐的标帜呢,还是处女的童真的表现?这是不容易且也不必解答的。这是一个 莫测高深的神秘。
达·芬奇于一四五二年生于翡冷翠附近的一个小城中,那个城的名字就是他的姓—芬奇(Vinci)。他的父亲是城中的画吏。莱 奥纳多最初进当时的名雕刻家委罗基奥的工作室。迄一四八三年他三十一岁时爲止,达·芬奇一直住在翡冷翠。以後他到米兰公府中服务,直到一四九九年方才他 去。这十六年是达·芬奇一生创作最丰富的时代。
从此以後他到处飘流。一五O七年又回米兰,一五一三年去罗马,依教皇利奥十世,一五一五年以後他离开意大利赴巴黎。法王弗朗西斯一世款以上宾之礼。一五一九年,芬奇即逝世于客地。据传说所雲,他临死时,法王亲自来向他告别。(Quelle:http://www.360doc.com)
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语:Leonardo da Vinci,意为“芬奇城的列奥纳多”;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注 1],又译达文西,全名列奥纳多·迪·塞尔·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为“芬奇城皮耶罗先生之子列奥纳多”),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博学者: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小行星3000为纪念达·芬奇而被命名为“列奥纳多”。
列奥纳多·达·芬奇常常被描述成一个博学者中的典型、一个有着“不可遏制的好奇心”和“极其活跃的创造性想象力”的人。[1]他被广泛地认同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画家之一,或许他还是所有人中拥有最多不同类型的天赋的人[2]。按照艺术史学者海伦·加德纳的说法,他的兴趣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范围和深度,而且“他的思想和人格似乎是超出常人的,而他本身却是神秘又疏远”[1]。Marco Rosci提出尽管现在已经有许多关于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推测,他的世界观却是从本质上符合逻辑的而不是神秘的,他使用的经验主义的手法在那个时期也是不寻常的[3]。
达·芬奇是公证员瑟皮耶罗·达芬奇和农民妇女卡特琳娜的非婚生子女,他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中一个叫做芬奇的地方出生成长。列奥纳多从小在著名的佛罗伦斯画家安德烈·德尔·委罗基奥的画室受教育。他的早期工作生涯都是为米兰的卢多维科·斯福尔扎服务。他后来在罗马、波隆那和威尼斯工作,在弗朗索瓦一世授予他的法国的家中度过了人生中最后一年。
达·芬奇过去与现在都主要以画家著称,并以其画作写实性和极具影响力闻名[2]。在他的作品中,《蒙娜丽莎》是最负盛名且最常被模仿的肖像[4]。《最后的晚餐》被认为是所有时期中最多被复制的宗教绘画,只有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1]的声望能与之媲美。列奥纳多的绘画《维特鲁威人》也被认为是一个文化的象征[5],他被复制在各种各样的物品上,如欧元、教科书和T恤衫上。他的绘画中有15张遗留了下来,之所以数量这么少,是因为他持续不断地,频繁地用新技术进行灾难性的试验以及他作画时一贯的拖延[注 2]。不论如何,他的作品,连同他那包含了速写、科学图解和关于绘图本质思想的笔记手稿,使他成为了同时代中只有米开朗基罗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对后世的艺术家有巨大影响的艺术家。
达·芬奇受到人们的尊崇是因为他[2]技术上的独创性。他具有超越当时的广泛构思,其中著名的概念性发明有:直升机、机关枪、机器人、坦克、太阳能聚焦使用、计算器[6]、双层壳,他还勾勒出了板块构造论的基本理论框架。但达·芬奇的作品中衹有极少数画作流传下来,加上散布在形形色色收藏中包括了绘画、科学示意图、笔记的手稿。达·芬奇的发明大多是超前的,在当时,只有少数设计在当时被建造出来,而多数设计在当时是不可实现的[注 3]。但达·芬奇的一些小发明,例如一个自动的绕轴机,一个用于测试金属线的张力的机器,这些发明第一次预示了一个有制造业的世界[注 4]。他在解剖学、土木工程、光学和流体力学方面都有过重要的探索。
Leonardo da Vinci [ˌleoˈnardo da ˈvːintʃi] (* 15. April 1452[1] in Anchiano (?) bei Vinci;[2] † 2. Mai 1519 auf Schloss Clos Lucé, Amboise; eigentlich Li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3] [Sohn des (Mes)ser Piero aus Vinci]) war ein italienischer Maler, Bildhauer, Architekt, Anatom, Mechaniker, Ingenieur und Naturphilosoph. Er gilt als einer der berühmtesten Universalgelehrten aller Zeiten.
Der Namenszusatz da Vinci ist kein Familien-, sondern ein Verweis auf den Geburtsort Vinci in der Nähe der Stadt Empoli in der heutigen Provinz Florenz. Der Künstler hat den Herkunftsnamen selber in Form der Unterschrift „di Leonardo de Vinci“ verwendet.
1472年10月生于克罗纳赫,1553年10月16日卒于魏玛。曾任萨克森公爵宫廷画师,参加过宗教改革运动。擅画风景,风格朴拙,也吸收了意大利美术和A.丢勒的技艺。成名作《逃亡途中小憩》表现圣母带着婴孩耶稣避难埃及,途中在森林中休息的情景,具有乡土气息。他还画过许多马丁路德的肖像,成功地描绘这位宗教改革领袖坚毅顽强的气质。不少宣传画艺术水平虽不很高,却对宗教改革起了很大推动作用。1520年以后开始以古典神话特别是维纳斯为题材创作油画,着重刻画女神裸体形象,代表作为《帕里斯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