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static/images/encyclopedia_topics.png)
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Catalog](/assets/static/images/tree_folder_open.png)
酒泉
酒泉市, 古称“肃州”, 甘肃省辖地级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 地处甘肃西北部, 东接张掖市,南部与青海毗邻,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除少部分与蒙古国接壤外,大部分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总面积19.2万平方千米。酒泉市大部属冷温带干旱气候类型,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 境内河流分疏勒河、黑河、苏干湖三大水系,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上古时为羌戎所居地。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置酒泉郡。明洪武五年(1372年),酒泉纳入明朝统治范围。酒泉市地处甘新青蒙四省区交汇处,是河西走廊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100]有现代制种、高效蔬菜、绿色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化工、矿产品精深加工、核及核关联四大主导产业。 酒泉是敦煌艺术的故乡、现代航天的摇篮、新中国石油和核工业的发祥地、“铁人精神”的诞生地。酒泉市现辖1个市辖区、2个县、2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肃州区 县级市:玉门市、敦煌市 县:金塔县、瓜州县 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酒泉市 酒泉市
酒泉市,古称肃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市境东南界张掖市,并半包围嘉峪关市,南邻青海省海西州,西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州、哈密市,北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及蒙古国。地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南部为祁连山山前砾石戈壁,中部为河西走廊,北部为剥蚀低山和残丘,分布有大小绿洲。主要河流有疏勒河、黑河、党河等。全市总面积168,080平方公里,东西距离600公里,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人口111.94万,下辖一区,代管两市四县,市政府驻肃州区。 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酒泉代管的敦煌市,同为河西四郡,其境内还拥有汉代两关,阳关和玉门关。在丝绸之路逐渐衰落之后,酒泉市的重要性也随之下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酒泉建立了第一个石油基地,并成为重要的核工业和航天基地。 酒泉市现辖1个市辖区、2个县、2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肃州区 县级市:玉门市、敦煌市 县:金塔县、瓜州县 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哈达
哈达(藏语:ཁ་བཏགས་,威利转写:Kha bTags,藏语拼音:Kha Ta;不丹语:དར་;蒙古语:ᠬᠠᠳᠠᠭ/хадаг/khadag 国际音标:[χɑtɑk];尼泊尔语:खतक khada)是用长方形绢布制成的礼敬法器。哈达长短不一,一般为二至四尺,也有一丈多长的。大都为白色,象征纯洁、吉祥、繁荣。也有蓝、红、绿、黄等不同种类颜色。哈达一般是生丝织品,稀松如网,也有以丝绸为料。质料也有很多种类,大多数人们不计较质料的优劣,只要能表达对上尊者的敬意即可。 传统上,献哈达,是藏传佛教寺庙以及蒙古族、藏族的一种普遍而崇高的礼节。以为对方表达纯洁、诚心和尊敬。在西藏,凡是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最初是元世祖与八思巴互相交换哈达。 在现代藏族地区礼宾交往中,哈达已经是一种表示敬意的吉祥之物。
驪靬文化產業園 骊靬文化产业园
1、骊靬古城 2、骊靬公园 3、华夏影视城 4、古罗马广场、骊靬博物馆 5、骊靬森林生态园区 6、“十里栈道”项目
鳩摩羅什寺 鸠摩罗什寺
Kumārajīva-Tempel, in der Provinz Gansu, Wuwei City, Liangzhou District, North Street, wurde in der späteren Liang gebaut, der Turm und der Tempel in der Tang-Dynastie, stark expandierenden, Ming und Qing repariert werden. Ist es, den westlichen Mönch Kumārajīva zu gedenken, um den Buddhismus zu fördern, Übersetzung der Klassiker Verdienst und gebaut, hat eine Geschichte von mehr als 1600 Jahren, ist die Studie der fünf Liang-Kultur, chinesischen Buddhismus, Buddhismus in der westlichen Region
拉卜楞寺
Das Kloster Labrang (Kurzform von Labrang Trashi Khyil) liegt in 2.800 Metern Höhe in einem Flusstal des Kreises Xiahe im Autonomen Bezirk Gannan der Tibeter in der Provinz Gansu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Es befindet sich im Übergangsraum zwischen den Siedlungsgebieten der Tibeter und Hui. 1709 erbaut, wurde es zu einer Drehscheibe im Handel zwischen Zentralchina, Tibet und der Seidenstraße. Es zählt zu den sechs größten Klöstern der Gelug-Schule des tibetischen Buddhismus.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