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German — Chinese
Catalog Shanxi Sheng-SX

雲崗石窟 云岗石窟
Die Yúngāng-Grotten (chinesisch 雲岡石窟 / 云冈石窟, Pinyin yúngāng shíkū – „Wolkengrat Felsenhöhlen“), früher Wuzhoushan Grotten, sind frühe buddhistische Höhlentempel in der chinesischen Provinz Shanxi. Die Grotten liegen in der Großgemeinde Yungang (云冈镇) des Stadtbezirks Nanjiao der Stadt Datong, ca. 16 km westlich des Stadtzentrums im Tal des Shi Li Flusses am Fuß des Wuzhou Shan. Die meisten wurden zwischen 460 und 525 n. Chr. während der Nördlichen Wei-Dynastie aus dem Sandstein herausgearbeitet.
趙國 赵国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是战国后期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 赵国国君,嬴姓、赵氏。赵氏历经二十余代,传至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毋恤。赵鞅打破了晋国六卿的格局,赵毋恤力战智、韩、魏的围攻,简襄之烈确立了赵国版图。 前403年,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 国都几经变迁,前497年,赵简子定都晋阳(太原),公元前451年,赵襄子迁都邢(邢台),前423年,赵献侯迁都中牟(鹤壁),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邯郸),从此邯郸成为赵国的国都。前355年,赵国在邢地建檀台,修信宫,邢地成了赵国的别都,称信都。 至赵武灵王时,赵国称王,施行胡服骑射,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骑兵。 沿阴山修筑赵长城,前296年灭中山国。赵国地处四战之地,西有秦国,南有魏国,东有齐国,东北燕国,北方则是林胡、楼烦、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地域。 前228年,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军攻破。赵国大夫们北逃到代,共同拥立赵代王嘉继续抵抗秦军。前222年,秦军攻灭赵代王嘉,赵国灭亡。
鄭國渠 郑国渠
Der Zheng-Guo-Kanal (chinesisch 鄭國渠 / 郑国渠, Pinyin Zhèng Guó Qú, W.-G. Cheng-kuo ch’ü) ist ein großer Kanal in China, der 246 v. Chr. im alten Reich Qin abgeschlossen wurde. Er wurde von Zheng Guo erbaut.
中陽 中阳
中阳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西部,吕梁山脉中段西麓,面积1441.4平方千米。战国,始称中阳邑,属赵。1959年,恢复中阳县置。 中阳是已列入吕梁市“一市四区”城建规划,孝柳铁路、国道209、省道340纵贯南北。中阳县下辖5个镇、2个乡: 宁乡镇、​金罗镇、​枝柯镇、​武家庄镇、​暖泉镇、​车鸣峪乡和下枣林乡。
左雲 左云
左云县,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地处塞北高原,东靠大同,西接右玉,南邻朔州,北眺呼市,总面积1294平方千米。左云历史悠久,十几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生活。春秋时为北狄白羊族牧地,战国时是赵国的武州塞地,汉时改为恒州,元代为大同属地。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大同都卫,四年后又改称山西行都司,曾管辖26个卫所,东西横跨黄河与燕山之间,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县。左云县下辖3个镇、5个乡:云兴镇、​鹊儿山镇、​店湾镇、​管家堡乡、​张家场乡、​三屯乡、​马道头乡和小京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