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Nobel prize
Wilhelm Wien
威廉·卡尔·维尔纳·奥托·弗里茨·弗兰茨·维恩(Wilhelm Carl Werner Otto Fritz Franz Wien,1864年1月13日—1928年8月30日),德国物理学家,研究领域为热辐射与电磁学等。1893年,维恩经由热力学、光谱学、电磁学和光学等理论支援,发现了维恩位移定律,并应用于黑体等学术理论,揭开量子力学新领域。1911年,他因对于热辐射等物理法则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William Shockley
威廉·肖克利(英语:William Shockley,1910年2月13日—1989年8月12日),出生于英国的美国物理学家和发明家,一生共获得50多项专利。 他和约翰·巴丁、沃尔特·布喇顿共同发明了晶体管。他并因此获得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优势专业: 农业和林业、通讯和媒体研究、教育学院、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商学院、地理专业、化学工程、教育、人类学、环境科学生物 Schwerpunkte: Land- und Forstwirtschaft, Kommunikations- und Medienwissenschaften, Erziehungswissenschaftliche Fakultät, Technische Fakultät, Philosophische Fakultät, Wirtschaftswissenschaftliche Fakultät, Geographie, Chemieingenieurwesen, Pädagogik, Anthropologie, Umweltwissenschaften, Biologi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 UWM, UW-Milwaukee
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
维迪亚德哈尔·苏拉吉普拉萨德·奈保尔爵士,Kt.,TC(英语:Sir 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简称V. S. Naipaul,1932年8月17日—2018年8月11日),又译为奈波尔,印度裔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ät Würzburg/维尔茨堡尤利乌斯·马克西米利安大学
Motto Veritati – „Der Wahrheit verpflichtet“ Gründung 1402 (Erstgründung) 1582 (Wiedergründung) Ort Würzburg Bundesland Bayern Land Deutschland
Werner Heisenberg
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哥本哈根学派”代表性人物。1932年,海森堡因为“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是给出了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矩阵力学),提出了“测不准原理”(又称“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和S矩阵理论等。他的《量子论的物理学基础》是量子力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
Universität Vilnius
Motto Hinc itur ad astra („Von hier wird zu den Sternen gegangen“) Gründung 7. Juli 1578 Trägerschaft staatlich Ort Vilnius, Litauen
Victor Ambros
维克托·安布罗斯(英语:Victor Ambros,1953年12月1日—)是一名美国发育生物学家,他发现了第一个已知的小分子核糖核酸(微RNA)Lin-4。他是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安布罗斯与分子生物学家加里·鲁夫昆于2024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微RNA的发现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