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static/images/encyclopedia_topics.png)
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Catalog](/assets/static/images/tree_folder_open.png)
沪昆高速公路
上海-昆明高速公路,简称沪昆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60,起点在上海,途经嘉兴、杭州、诸暨、金华、衢州、上饶、鹰潭、南昌、新余、宜春、萍乡、株洲、湘潭、邵阳、怀化、凯里、贵阳、安顺、盘县、曲靖,终点在昆明,全长2407公里。
汕昆高速公路
汕头-昆明高速公路,简称汕昆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78,起点在汕头市龙湖区外砂镇,途经揭阳、梅州、龙川、连平、翁源、英德、怀集、贺州、柳州、河池、兴义、石林,终点在昆明,全长1867公里。
厦蓉高速公路
厦门-成都高速公路(简称厦蓉高速,“蓉”为成都简称),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一条东西横线,编号为G76,起点在福建省厦门,途经龙岩、江西省瑞金、赣州、湖南省郴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贵州省麻江、贵阳、毕节、四川省泸州、内江,终点在四川省成都,规划总里程2143公里。
銀百高速公路 银百高速公路
银川-百色高速公路,简称银百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69,全长2284公里。起点在宁夏银川,途经甘肃庆阳、陕西咸阳、西安、安康、重庆万州、涪陵、贵州道真、瓮安、贵阳、罗甸、广西乐业、百色,终点在广西靖西龙邦镇。
白族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壩陵河大橋 坝陵河大桥
开通 2009 桥型 钢桁加劲梁悬索桥 全长 2237米 高度 370米 最大跨度 1088米 承载 G60 沪昆高速公路 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大桥是沪昆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是连接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至云南省富源县胜境关的东西向的高速公路,使贵阳至昆明的行车里程缩短一个小时,贵州高速公路里程也因此而达到1188公里。 大桥以东也靠近黄果树瀑布风景区。
蠟染 蜡染
蜡染,是中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灰缬(镂空印花)、夹缬(夹染)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贵州、云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长蜡染。
北盘江/Beipan River
北盘江,珠江流域西江上源红水河的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区(原沾益县)乌蒙山脉马雄山西北麓,流经云南、贵州两省,多处为滇黔界河,至双江口注入红水河左岸。北盘江全长449公里,总落差1985米,平均比降4.42 ‰,河口多年平均流量390立方米每秒,流域面积26557平方公里,在滇境河段称革香河,习惯上称北盘江上源。 流域地下伏流河段、跌差瀑布都较多,全流域有大小瀑布165处,以打帮河上源可布河(又称白水河)上的黄果树瀑布最大。中游河段航运便利。主要支流有:拖长江、可渡河、乌都河、月亮河、麻沙河、打帮河等,以打帮河最大。
北盤江大橋 北盘江大桥
Nutzung Hangzhou-Ruili Expressway Querung von Beipan Jiang Ort verbindet Duge (Shuicheng, Liupanshui, Guizhou) und Pula (Xuanwei, Yunnan), China Konstruktion Schrägseilbrücke Gesamtlänge 1341 m Längste Stützweite 720 m Konstruktionshöhe 269 m Höhe 565 m Baukosten ca. 1 Mrd. Yuan (rund 130 Millionen Euro) Baubeginn 2012 Eröffnung 29. Dezember 2016 Planer CCCC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畢節 毕节
毕节市,别称毕城,贵州省辖地级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扼川滇黔三省交通要冲,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总面积2.69万平方千米。毕节市历史文化悠久。秦时,为蜀郡属地。汉,为益州所辖。晋,属益州、朱提郡。唐代,置牂牁、乌撒部。宋代,置罗氏鬼国辖乌撒部、毗那部。元代、明代,分属水西宣慰司等部,清置大定府(州)。民国时期,为贵州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毕节专员公署,1970年,更名为毕节地区行政公署。毕节市是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西南地区区域性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珠三角连接西南地区、长三角连接东盟地区的重要通道。毕节磷矿储量名列全国前茅,铁矿、铜矿、铅矿、稀土矿储量处在贵州第一;生物资源多样,有马铃薯之乡、白蒜之乡等众多“地理标志”;水能资源丰富,河湖水系纵横交错。毕节是古夜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祥地。毕节风光景色旖旎,被誉为“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毕节市下辖1个市辖区、5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七星关区 县级市:黔西市 县:大方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 自治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