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Nobel prize
Thomas Stearns Eliot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OM(英语: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美国出生的英国诗人、文学评论家、剧作家,英语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于1948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荒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文诗作之一。
Val Fitch
瓦尔·洛格斯登·菲奇(英语:Val Logsdon Fitch,1923年3月10日—2015年2月5日),美国物理学家,1980年,因为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与詹姆斯·克罗宁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Walther Bothe
瓦尔特·威廉·格奥尔格·博特(德語:Walther Wilhelm Georg Bothe,1891年1月8日—1957年2月8日)是一名德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化学家,195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Willard Boyle
威拉德·斯特林·博伊尔(英語:Willard Sterling Boyle,1924年8月19日—2011年5月7日)是一名加拿大物理学家,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
Willis Lamb
威利斯·兰姆(英语:Willis Lamb, Junior,1913年7月12日—2008年5月15日),美国物理学家,生于洛杉矶,195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Wilhelm Ostwald
弗里德里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语: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拉脱维亚语:Vilhelms Ostvalds;1853年9月2日—1932年4月4日),出生于拉脱维亚的德国籍物理化学家。他提出了稀释定律,对电离理论和质量作用定律进行了验证。他将热力学原理引入结晶学和催化现象的研究中,解释了自然和生产中的许多现象,并成功地完成了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提出了奥斯特瓦尔德过程。 他也是出色的教材作者和卓越的学术组织者,创立过多种期刊,培养了大量的年青研究者,使得物理化学得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和其他化学的理论基础,因此被认为是物理化学的创立者之一。另外他在颜色学、科学史和哲学方面也有独到的贡献。1909年因其在催化剂的作用、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研究的突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
William Daniel Phillips
威廉·丹尼尔·菲利普斯(William Daniel Phillips,1948年11月5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威尔克斯-巴里,美国物理学家,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William Faulkner
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英语: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国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为美国文学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在其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作了19部长篇小说、125篇短篇小说、20部电影剧本、一部戏剧,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小说是其中的代表。1950年,他因为“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得1949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William Fowler
威廉·福勒(英語:William Fowler,1911年8月9日—1995年3月14日),美国天体物理学家,1979年获太平洋天文学会布鲁斯奖,1983年获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
William Henry Bragg
威廉·亨利·布拉格爵士,OM,KBE,FRS(英语:Sir William Henry Bragg,1862年7月2日—1942年3月10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1915年与其子威廉·劳伦斯·布拉格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Wilhelm Conrad Röntgen
威廉·康拉德·伦琴(德语:Wilhelm Conrad Röntgen,德语:[ˈvɪlhɛlm ˈʁœntɡən],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 1895年11月8日,时为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校长的他在进行阴极射线的实验时,观察到放在射线管附近涂有氰亚铂酸钡的屏上发出的微光,最后他确信这是一种尚未为人所知的新射线。有人提议将他发现的新射线定名为“伦琴射线”,伦琴却坚持用“X射线”这一名称,产生X射线的机器叫做X射线机。伦琴的名字英文一般写为Roentgen(德文名字Röntgen的另一种拼法),很多英语文献和资料使用这一拼写。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伦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William Ramsay
威廉·拉姆齐爵士,KCB(英語:Sir William Ramsay,1852年10月2日—1916年7月23日),英国化学家,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