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诺贝尔奖
Francis Crick
弗朗西斯·哈利·康普顿·克里克,OM,FRS(英语: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1916年6月8日—2004年7月28日),英国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及神经科学家。他最重要的成就是1953年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与詹姆斯·沃森共同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二人也因此与莫里斯·威尔金斯共同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获奖原因是“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生物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Francis William Aston
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英语:Francis William Aston,1877年9月1日—1945年11月20日)FRS,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俄罗斯科学院荣誉院士。由于“借助自己发明的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以及阐明了整数法则”,他被授予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
Fred Ramsdell
弗雷德里克·J·“弗雷德”·拉姆斯德尔(英语:Frederick J. "Fred" Ramsdell,1960年12月4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埃尔姆赫斯特,美国免疫学家。
Frederick Banting
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爵士,KBE,MC,FRS,FRSC(英语:Sir Frederick Grant Banting,1891年11月14日-1941年2月21日)是加拿大一位有名的医学家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Frederick Reines
弗雷德里克·莱因斯(英语:Frederick Reines,/ˈraɪnəs/ RY-nəs;1918年3月16日—1998年8月26日)是一名美国物理学家。他因在中微子实验中与克莱德·科温共同探测到中微子而获得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可能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与基本粒子的发现和随后对其基本属性的彻底调查有如此密切关系的科学家”。
Frédéric Passy
弗雷德里克·帕西(法语:Frédéric Passy,1822年5月20日—1912年6月12日),法国理论经济学家,世界第一个国际和平组织——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的创始人之一。
Fritz Haber
弗里茨·哈伯(德语:Fritz Haber,1868年12月9日—1934年1月29日),犹太裔德国化学家,由于发明从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工业哈柏法,获得191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哈柏法对于制造化肥和炸药很重要。全球一半人口的食品生产目前依赖于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肥料。哈伯和玻恩共同提出了玻恩-哈伯循环作为评估离子固体晶格能的方法。 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开发和部署氯气和其他毒气的化学武器工作,他也被称为“化学武器之父”。
Frits Zernike
弗里茨·塞尔尼克(荷兰语:Frits Zernike,1888年7月16日—1966年3月10日),荷兰物理学家,1953年因相衬显微技术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Vernon Lomax Smith
弗农·洛马克斯·史密斯(Vernon Lomax Smith,1927年1月1日—),美国经济学者,加利福尼亚查普曼大学法学院和商学院教授、乔治梅森大学多学科研究中心经济学研究学者、莫卡托斯中心成员、国立中山大学名誉博士、亚利桑那大学教授。
Fukui Ken’ichi
福井谦一(日语:福井 謙一/ふくい けんいち Fukui Ken'ichi ?,1918年10月4日—1998年1月9日)日本理论化学家,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艺术科学文学院院士。文化勋章、勋一等旭日大绶章表彰。文化功劳者。追赠从二位。 福井教授由于在1951年提出直观化的前线轨道理论,因而于1981年成为亚洲首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第6位日本人诺贝尔奖得主。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