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isch — Deutsch
Catalog Nobelpreis

Ohio State University
优势专业:会计 精算科学 经济学 金融学、天文学、航天航空工程、航空学、计算机信息科学、计算机科技工程、 生化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化学、健康科学、地理、地理科学、物理学、工程学、电子计算机工程、物理工程、文明环境工程生物工程。Stärken: Rechnungswesen, Versicherungsmathematik, Wirtschaft, Finanzen, Astronomie, Luft- und Raumfahrttechnik, Luftfahrt, Informatik, Computertechnik, Biochemische Wissenschaften, Biologie, Chemie, Gesundheitswissenschaften, Geographie, Geowissenschaften, Physik, Ingenieurwesen, Elektrotechnik und Informatik, Physikalische Technik, Bau- und Umwelttechnik, Biologisches Ingenieurwese
Enrico Fermi
恩里科·费米(意大利语:Enrico Fermi;1901年9月29日—1954年11月28日),美籍意大利裔物理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教授。他对量子力学、核物理、粒子物理以及统计力学都做出了杰出贡献,曼哈顿计划期间领导制造出世界首个核子反应堆(芝加哥1号堆),也是原子弹的设计师和缔造者之一,被誉为“原子能之父”。费米拥有数项核能相关专利,并在1938年因研究由中子轰击产生的感生放射以及发现超铀元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物理学日渐专门化后少数几位在理论方面和实验方面皆能称作佼佼者的物理学家之一。
Ernst Boris Chain
恩斯特·鲍里斯·钱恩爵士(Sir Ernst Boris Chain,1906年6月19日—1979年8月12日)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英国生物化学家,他因为有关盘尼西林的研究,而与亚历山大·弗莱明及霍华德·弗洛里共同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Ernst Ruska
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希·鲁斯卡(德语:Ernst August Friedrich Ruska,1906年12月25日—1988年5月27日),德国物理学家,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198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ät Frankfurt am Main/美茵河畔法兰克福-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大学
Philipp Aghion
菲利普·阿吉翁(法语:Philippe Mario Aghion,1956年8月17日—)是一位法国经济学家 他是法兰西公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教授。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经济增长和契约理论。他与彼得·豪伊特提出了“熊彼得范式”的概念,二人在共著的专书《内生增长理论》中详尽论述了这个概念。2025年,他因“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与豪伊特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Philipp Lenard
菲利普·冯·莱纳德(德语:Philipp von Lenard,1862年6月7日—1947年5月20日),德国物理学家,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莱纳德在研究阴极射线时曾获得卓越成果,为此获得诺贝尔奖;他用实验发现了光电效应的重要规律;他也提出过一种原子结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