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Nobel prize
Anne L'Huillier
安妮·吕利耶(法语:Anne L'Huillier,1958年8月16日—),法国物理学家,瑞典隆德大学原子物理学教授。安妮率领着一个阿秒物理学研究团队,专门研究电子的实时运动,以此来理解原子层面的化学反应。2003年,她的研究团队创下了激光脉冲的最短纪录,为170阿秒。2023年,安妮与皮埃尔·阿戈斯蒂尼和费伦茨·克劳斯共同夺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是继安德烈娅·盖兹后第五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得主。
Olga Tokarczuk/Olga Nawoja Tokarczuk/奥尔加·纳沃雅·托卡尔丘克
奥尔加·纳沃雅·托卡尔丘克(波兰语:Olga Nawoja Tokarczuk,1962年1月29日—)是当代中最受人瞩目,也是最畅销的波兰作家之一 ,特别以神话、民间传说、史诗、与当代波兰生活景致风格著称。
Universität Aarhus
Motto Solidum petit in profundis Gründung 1928 Trägerschaft staatlich Ort Aarhus Land Dänemark
Oliver Williamson
Wirtschaftsnobelpreis 2009
Otto Diels
Otto Paul Hermann Diels (* 23. Januar 1876 in Hamburg; † 7. März 1954 in Kiel) war ein deutscher Chemiker. Mit seinem Schüler Kurt Alder erhielt er 1950 den Nobelpreis für Chemie für die Entdeckung der Diels-Alder-Reaktion.
Otto Hahn/奥托·哈恩
奥托·哈恩(德语:Otto Hahn,1879年3月8日—1968年7月28日),生于法兰克福逝于格丁根,德国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曾获194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1945年颁发)。
Aage Bohr
奥格·尼尔斯·玻尔(丹麦语:Aage Niels Bohr,1922年6月19日—2009年9月9日),丹麦核物理学家,因“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与本·莫特森及利奥·雷恩沃特共同荣获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于雷恩沃特提出的原子核的不规则形状液滴模型,玻尔与莫特森发展出一套与实验结果高度一致的详细理论。他与父亲尼尔斯·玻尔是四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父子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