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isch — Deutsch
Catalog Taiwan Sheng-TW

Asiatisch-pazifische wirtschaftliche Zusammenarbeit/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英语: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缩写:APEC),是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始设于1989年,现有21个经济体成员。亚太经合组织是经济合作的论坛平台,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的承诺与成员的自愿,强调开放对话及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不同于其他经由条约确立的政府间组织。
Asia Museum of Modern Art
亚洲大学附属现代美术馆(简称亚大现代美术馆或亚美馆)是一座位于台湾台中市亚洲大学的现代主义美术馆,于2013年10月24日启用,为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在台湾的第一座建筑设计作品和在全球校园中第一座美术馆设计,建筑主体由清水混凝土与帷幕墙构成,室内面积1,244坪,户外场域6,000坪,建筑主要以正三角形为基本元素,是一栋由三个正三角形组成的建筑物。
Asiatische Entwicklungsbank/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
亚洲开发银行(英语:Asian Development Bank,缩写:ADB,简称亚银、亚行、亚开行),香港旧译亚洲发展银行,属于亚太地区的政府之间金融机构,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亚洲经济与社会的发展。1966年12月19日成立,有31个创始会员国,目前有68个成员体,其中亚太有49个。总部设置于菲律宾马尼拉并在世界各地拥有31个办事处。亚洲开发银行仿照世界银行的股权制度,依照成员体的资本比例,得到相应比例的投票权。
Denkmal für den Widerstand in Yanliao
盐寮抗日纪念碑位於盐寮海滨公园之中,甲午战争後,大清帝国与大日本帝国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予日本,台湾军民组织台湾民主国力抗日本军队,1895年5月29日,日本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率领近卫师团大军由澳底登陆,乙未战争正式开打,6月台北开城投降,台湾成为日本帝国的殖民地,开始了长达50年的日治时期,日军於盐寮登陆地立下登陆纪念碑,台湾光复後,乡公所将原碑废除,改建抗日纪念碑,缅怀抗日先烈英勇精神。
Salzwasser-Bienenfeuerwerk
「北天灯、南蜂炮」,元宵夜除了放天灯之外,台南市盐水区武庙的蜂炮也闻名国内外。据说起由来是因为清光绪年间,盐水一带瘟疫流行,致使当地百姓生计困难,故传求关圣帝君显威灵、出巡绕境,从农历1月13日至1月15日一连三天,所到之处,百姓施放烟火鞭炮,借以去除瘟疫;此后,盐水区一带果然归于安宁。 百姓为感念关圣帝君的神威,遂明订每年元宵节当天燃放烟火,并举行「关帝绕境」。随着观光风气盛行,盐水区蜂炮的提前在元宵节前夜(农历1月14日)开始引燃。当神轿抵达时,附近商家、住户蜂拥而上将蜂炮抬出点燃,一时飞炮冲天,顿时将盐水区化做一座不夜城。
Yangming-Buchhaus
阳明书屋建于1969年,是阳明山国家公园中的主要人文史迹,原为总统蒋中正的行馆,占地约15公顷,过去称为“中兴宾馆”,1979年之后改称“阳明书屋”,1997年捐给国家公园,于1998年正式开放。
Yangmingshan-Nationalpark/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阳明山国家公园是中华民国设置的第三个国家公园,由内政部营建署管辖,前身为台湾日治时期成立之大屯国立公园(1937-1945)。位于台北都会区近郊,行政区域 包括台北市北投区、士林区,新北市的万里区、金山区、石门区、三芝区、淡水区一带;地理上则属于大屯火山汇区域。
Yi Guan Dao
一贯道是新兴中国民间宗教,融合儒、释、道、基督、回五教教义,早期有借窍临坛、开沙等类似于鸾堂的扶乩等仪式。其信仰者互称“道亲”,表示“因道而亲”。 一贯道信奉明明上帝(俗称无生老母、无极老母)是创造天地者,全名为“明明上帝 无量清虚 至尊至圣 三界十方 万灵真宰”,简称“道”,以“先天母字”符号象征,主张是“道”不是“教”。一贯道相信回归“道”是各宗教的共同目标,“道”也可以透过各种形式显现,故世上五大宗教儒、释、道、耶、回其实是殊途同归,引用了禅宗“一花开五叶”的“五教同源”理论。
Landkreis Yilan
宜兰县是中华民国的县,位于台湾东部与北部,西北部边界邻近新北市,西邻桃园市与新竹县,西南邻台中市,南邻花莲县,东临太平洋。县治设在宜兰市,宜兰县内辖有1市、3镇、8乡(含2个山地乡),共有12个乡镇市。宜兰县是传统戏曲歌仔戏的发源地。 台湾在清朝殖民时即设有独立之噶玛兰厅并升格为宜兰县,日治时期的宜兰全境属台北州,二战后短暂纳入台北县,1950年自台北县独立设县。行政院国发会将该县划归为台湾北部区域;而交通部中央气象署则将该县划归为台湾东部区域。平地主体为兰阳平原,三面环山,东临太平洋(菲律宾海),系为兰阳溪冲积作用所产生之冲积平原,土壤肥沃。一般被划归为东台湾,在日本时代即已完成宜兰线铁路、往来台北交通便利,故当时被划归进台北州。2006年国道五号开通后,使宜兰县至台北市的交通时间缩至1小时内。 宜兰县南方之南澳乡多山,与花莲县相接,苏花公路纵贯。宜兰县人口最密集的市镇为罗东镇,为宜兰县商业中心,而宜兰市为各乡镇市人口最多的市镇也是宜兰县政府所在地,为宜兰县行政中心。两处都市分处兰阳溪两侧溪北(宜兰)、溪南(罗东),各为两地区核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