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e — German
Catalog Nobel prize

Martin Ryle
马丁·赖尔爵士,FRS(英语:Sir Martin Ryle,1918年9月27日—1984年10月14日),英国射电天文学家,赖尔开发出革命性的射电望远镜系统,且使用这套系统对弱射电源准确定位和成像。1964年赖尔与冯堡(D.D. Vonberg)首度发表了无线射频的天文干涉仪概念(纵然另有声称认为悉尼大学的约瑟夫·波悉在同年较早时候已实际制作出天文干涉仪。)赖尔在大学中利用经改良的设备,能观察到当时已知宇宙中最远的星系,赖尔也是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天体物理组的第一位教授,并创办了马拉德射电天文台,1972至1982年间受任命为皇家天文学家。 赖尔与安东尼·休伊什共同获得197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是诺贝尔奖第一次授奖表彰天文研究。
Martin Lewis Perl
马丁·路易斯·佩尔(英語:Martin Lewis Perl,1927年6月24日—2014年9月30日),美国物理学家,1995年因发现Τ子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Martinus Veltman
马丁纽斯·尤斯蒂努斯·霍德弗里德斯·韦尔特曼(荷蘭語:Martinus Justinus Godefriedus Veltman,1931年6月27日—2021年1月4日),荷兰理论物理学家,密歇根大学退休教授。他和特胡夫特因在量子规范场论的重整化上的工作而获得了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Max Delbrück
Max Henning Ludwig Delbrück (* 4. September 1906 in Charlottenburg; † 9. März 1981 in Pasadena, Kalifornien) war ein deutscher, ab 1945 US-amerikanischer Genetiker, Biophysiker und Nobelpreisträger.
Max Ferdinand Perutz
Max Ferdinand Perutz OM CH CBE FRS (19. Mai 1914 - 6. Februar 2002) war ein in Österreich geborener britischer Molekularbiologe, der 1962 gemeinsam mit John Kendrew den Nobelpreis für Chemie für ihre Studien über die Strukturen von Hämoglobin und Myoglobin erhielt.
Max Planck
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语: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以发现能量量子获得191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19年颁发)[1]。以之为名的普朗克常数于2019年被用于重新定义基本单位,此外还有以之为名的科学奖座、机构和学会。
Malala Yousafzai
Malala Yousafzai [məˈlala jusəfˈzə͡i] (paschtunisch ملاله یوسفزۍ, Urdu ملالہ یوسف زئی; * 12. Juli 1997) ist eine Kinderrechtsaktivistin aus dem Swat-Tal in Pakistan. Am 10. Oktober 2014 wurde ihr gemeinsam mit Kailash Satyarthi der Friedensnobelpreis zuerkannt. Sie ist die jüngste Preisträgerin in der Geschichte des Nobelpreises und die mit Abstand jüngste in der Geschichte des Friedensnobelpreises.Seit dem 10. April 2017 ist Yousafzai Friedensbotschafterin der U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马里兰大学科利奇帕克分校是一所在美国排名前列,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公立研究性大学。Di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auch University of Maryland oder UMCP) wurde 1858 in College Park im US-Bundesstaat Maryland, 15 km nordöstlich der Bundeshauptstadt Washington, D.C., als Agricultural College (Landwirtschaftsschule) gegründet.
Mary Brunkow
丽·E·布伦科(英语:Mary E. Brunkow,1961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免疫学家。她因共同发现后来被命名为FOXP3的基因是导致皮屑症小鼠 (scurfy mouse)表型的病因而闻名,这一发现成为现代调节T细胞生物学的基础。 2025年,玛丽与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坂口志文因发现外周免疫耐受,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Marie Curie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波兰语:Maria Skłodowska-Curie,波兰语发音:[ˈmarja skwɔˈdɔfska kʲiˈri];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原名玛丽亚·萨洛梅娅·斯克沃多夫斯卡(Maria Salomea Skłodowska,[ˈmarja salɔˈmɛa skwɔˈdɔfska]),通称玛丽·居里(法语:Marie Curie,法语发音:[maʁi kyʁi])或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波兰裔法国籍物理学家、化学家。她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驱者,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获得两次诺贝尔奖(获得物理学奖及化学奖)的第一人。1903年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Maria Goeppert-Mayer
玛丽亚·格佩特-梅耶(德语:Maria Goeppert-Mayer,1906年6月28日—1972年2月20日)是一名德裔美国物理学家。1963年因提出原子核壳层模型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是继玛丽·居里之后第二位拿到此奖的女性。
Maria Corina Machado
玛丽亚·科里纳·马查多·帕里斯卡(西班牙语:María Corina Machado Parisca,发音:[maˈɾia koˈɾina maˈtʃaðo paˈɾiska];1967年10月7日—),委内瑞拉反对派政治人物,曾于2011至2014年担任委内瑞拉国民议会议员。2025年10月,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她为促进委内瑞拉人民民主权利所做的不懈努力,以及她为实现从独裁到民主的公正和平过渡而进行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