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static/images/encyclopedia_topics.png)
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Catalog](/assets/static/images/tree_folder_open.png)
揚州 扬州
扬州市,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总面积6591平方千米。扬州市古称“广陵”“江都”“维扬”,隋开皇九年(589年)始称扬州,并延续至今。扬州市历史悠久,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吴夫差十年(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始,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扬州市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产业科创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还是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在中国历史上,扬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汉代至清代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 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扬州市现辖3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 县级市:仪征市、高邮市 县:宝应县
揚州市 扬州市
扬州市(江淮官话扬州话:/iaŋ ʦɤɯ/),简称扬,古称江都、广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市境北接淮安市,东达泰州市,南邻镇江市,西南抵南京市,西连安徽省天长市。扬州地处江淮平原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西部比东部略高,有少量丘陵。长江流经南部边界,京杭运河穿越城区,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等流贯境内。市境西北部为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湖,此外还有宝应湖、邵伯湖、白马湖等湖泊。扬州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前486年吴王夫差于此筑邗城,至今已2511年。扬州也是南京都市圈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城市,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水源地。市人民政府驻邗江区文昌西路8号。 扬州市是世界美食之都、世界运河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素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美誉。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扬一益二、月亮城。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扬州市现辖3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 县级市:仪征市、高邮市 县:宝应县
鹽宗廟 盐宗庙
盐宗庙亦称曾公祠,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古城东南隅、徐凝门内南河下康山街20号,西邻盐商卢绍绪宅第,由两淮盐商出资、两淮盐运使方浚颐主持兴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大殿内供奉盐业生产、营销和盐政的三位始祖,即最早煮海盐的夙沙氏、最早的盐商胶鬲和最早的盐官管仲,三宗同祀的形式国内仅存。后因曾国藩一度担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任内开通长江盐路,促进扬州盐业复兴,故一年后改庙宇为其专祠。建筑原有五进,今存大门,二门和正殿前三进,均为面阔三间的硬山顶建筑,正殿两侧有廊庑,其后的后楼、戏台等已不存。大门外侧墙面做工精细,门上砖嵌额枋内雕有海棠式框景,内为拐子锦和阳刻灵芝一枚(神灵之意)。
艺圃
艺圃,明代宅邸园林,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文衙弄5号。全园占地仅为五亩,以池水为中心,池岸低平。池北以建筑为主,池南以假山景观为主,园景开朗,风格质朴,较多地保存了明末清初建园时格局,是典型的文人园林。 艺圃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
意園 意园
意园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古典园林建筑。位于常州市区后北岸4-8号。原为清康熙年间状元赵熊诏府邸花园。有宅第28进,占半条县学街。 乾嘉年间,赵熊诏的后人,毗陵七子之一赵怀玉曾大规模整修这座宅第,新建了方玉堂、云窝、水阁、亭榭等景。 1860年太平军占领常州,设为圣库,英王陈玉成还曾驻节于此。1864年李鸿章攻陷常州,大肆动掠圣库,为了毁灭罪证,一把火赵家房屋大部被烧,只大门、延桂山房和魁星阁得以幸存。光绪十二年(1886),做了十任知县的史干甫买下了这座院落,重建房屋,整修花园。“方玉堂”改建为“望月水榭”。龙形花墙把园一分为二,称内园和外园。
怡園 怡园
怡园,苏州的古典园林,位于市区人民路原43号(现1265号),现有面积6270平方米。怡园为清光绪年间所建,园分东、西两部分,园西旧为祠堂,园南可通住宅。因建园较晚,吸收了诸园所长,如复廊、鸳鸯厅、假山、石舫等。怡园愿为明尚书吴宽复园故址,清同治年间宁绍台道顾文彬加以扩建,以“颐性养寿”之意,取名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