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百科全書 | 汉语百科全书


    Chinese
Catalog China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东林寺位于长江南岸,庐山西北麓,南面正对庐山香炉、天地诸峰,北倚分水岭及上方塔,西北有香谷,东南有乌龙潭,地势雄伟。

/assets/contentimages/Lu20Shan20Dong20Lin20Si20.JPG

东林寺位于长江南岸,庐山西北麓,南面正对庐山香炉、天地诸峰,北倚分水岭及上方塔,西北有香谷,东南有乌龙潭,地势雄伟。寺前明堂开阔,香炉峰呈趋拜之势,千年紫烟不断,虎溪具眷恋之情,万载常流。唐大书法家柳公权曾写下流泉匝寺四字,盛赞此寺之妙。原寺内建筑恢弘,兼之布局合理,避阴抱阳,松竹密植,石径苔合。徜徉其中,莫不神清气爽,心旷而情怡,透出世外桃源,人间净土之神韵。东林寺建成于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为中国佛教净土宗发祥地,南方佛教中心,隋朝以后为全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历史上,与东林寺结缘的名流高士不乏其人,如佛陀跋陀罗尊者、智者大师、鉴真大师、李世民、刘遗民、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韩愈、白居易、柳公权、王安石、苏东坡、李白、陆游、杜甫、杜 牧、杜荀鹤、刘长卿、王昌龄、李邕、王阳明、黄庭坚、周敦颐、岳飞、范成大、朱熹、康有为等等。寺内文物甚多,从东晋远公与西域经师译经驻锡的译经台,到 清末康有为题刻的《柳公权残碑记》,时间跨度千余年,每一处古迹都寄寓着一段历史典故,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东林寺自建造以来,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沧桑历尽,屡废屡兴。 

这里是中国净土宗的发祥地,是净土宗初祖祖庭之所在。寺当庐山之阴,南面香炉峰,北倚灵竹山。山不甚高,为庐山之外廓,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古木葱茏,梵音缭绕,人间净境,秀挹庐山。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敦煌市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是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級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来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https://www.net4info.de/photos/new/albums/userpics/10001/2/Dun20Huang20.jpg

敦煌市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是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級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来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而闻名天下,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春秋时,此地因“地产好瓜”得名瓜州。战国时,月氏逐渐强大,吞并羌人,赶走乌孙,这里属大月氏国。

秦汉之际,雄踞漠北的匈奴崛起,打败月氏,占据敦煌。西汉武帝时,经过反击匈奴的战争,迫使匈奴“远循”,河西地区归入汉朝版图;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置敦煌郡,意“敦,大也,煌,盛也”,为河西四郡之一。张骞通西域的“凿空”之行,开通了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新莽时一度改称敦德。东汉建立,复名敦煌郡。窦融率河西归服。由於北匈奴控制了西域,敦煌郡既担负着防御匈奴进攻的重任。这一时期,敦煌经济发展、地位提高,中央主管西域事务的护西域副尉长驻敦煌,这里成为统辖西域的军政中心。

魏文帝曹丕篡位以後,派兵消灭了河西的割据势力,委派尹奉为敦煌太守。西晋时敦煌出现了索靖索袭、宋纤、氾腾等一批名儒。前凉以这里地处大漠之中,而置沙州,后来成为西凉国都。

东晋前凉时将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巳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合设沙州;前秦二年(366年)始开凿莫高窟;隆安四年(400年)李暠建西凉国,初都敦煌。

北魏初(439年)置敦煌镇,526年置瓜州,敦煌为治所。汉魏之际多战乱,但敦煌经济日渐繁荣,中原文化传播,佛教东渐,成为五凉文化中心。北周初置沙州,564年为鸣沙县,属敦煌郡,因鸣沙山得名。

隋朝初废郡置瓜州,初期敦煌被游牧民族突厥吐谷浑占据。隋炀帝即位后,出兵击破吐谷浑西突厥也被迫投降,重新控制敦煌,丝绸之路再度打通。大业三年(607年)复置敦煌郡,罢鸣沙县复名敦煌县。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置沙州,敦煌进入兴盛时期。建中二年(781年),为吐蕃占领,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人士张议潮募兵集众起义,经过血战夺回敦煌城,使河西地区重归唐王朝,大中五年(851年)唐廷在敦煌设置归义军,並任命张议潮为敦煌归义军节度使

後梁末帝朱友贞乾化二年(914年)敦煌迎來一位新的統治者曹議金。他主張與近鄰修好並大力農牧業,使敦煌恢復了一派繁華的景象,莫高窟的开始了一个以大洞窟开凿为主的時代。

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敦煌为西夏占领,统治敦煌达191年。元灭西夏后,于至元十四年(1277年)复设沙州。1280年升为沙州路总管府,隶属甘肃行中书省。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改为沙州卫,后增设罕东左卫。嘉靖七年(1528年)因葉爾羌汗國攻擊,关闭嘉峪关,从此瓜州、沙州成為葉爾羌汗國領土。

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设沙州所,旋升为沙州卫。雍正四年(1726年),从甘肃56州县移民2400多户到沙州屯垦。乾隆三十五年(1760年)改为敦煌县。1949年9月28日敦煌為中國共產黨控制,10月7日成立敦煌县人民政府,属酒泉地区。

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9月28日撤县设敦煌市(县级),隶属于地级酒泉市

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境内有汉代所筑的两座长城关隘玉门关阳关,均为军事要塞,是汉唐王朝和西域的分界点。后人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以及古琴名曲“阳关三叠”等,都是指此处。今两关及长城遗址尚存。附近还有悬泉置遗址,为汉晋时期的驿站遗址。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

https://www.net4info.de/photos/new/albums/userpics/10001/2/Er20Shi20Ge20Zhu20Yao20Gong20Ye20Hua20Guo20Jia20He20Xin20Xing20Guo20Jia20Ji20Tuan20_G-20.jpg

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9月25日由八国集团的财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该组织的宗旨是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按照以往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20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该集团的GDP占全球经济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因此已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 二十国集团(英语:Group of Twenty,缩写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对话的一种机制,由七国集团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七个重要经济体(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韩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以及欧洲联盟组成。按照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法门寺,又称法云寺、阿育王寺,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
Das Famensi ist die chinesische Bezeichnung für das Famen-Kloster, eines der berühmtesten alten buddhistischen Klöster Chinas.

法门寺(Famen Temple),又名“真身宝塔”,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传始建于东汉明帝十一年(公元68年),约有1700多年历史,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周魏以前称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时改称“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法门寺地宫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塔下地宫。宝鸡法门寺地宫其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法门寺,又称法云寺阿育王寺,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 

法门寺目前保持了塔前殿后的格局。现在的法门寺以真身宝塔为寺院中轴,塔前是山门、前殿,塔后是大雄宝殿,这是中国早期佛教寺院的典型格局。但需要注意的是,法门寺本寺外的旅游景点不属于寺院的范围和管辖区域。真身宝塔几经易改,由唐的四层楼阁式塔到明朝的十三层砖塔,现如今是按坍塌前的明塔实测图施工复原,以钢筋水泥为骨架,青砖砌色而成。塔内还修建了平台供游人登高眺望。

地宫按唐朝状况复原,只对个别损坏严重者予以更换。整个地宫用汉白玉和石灰石板构筑而成,内壁和石门上布满雕刻。在地宫修复过程中,设置了环绕唐地宫的环形地下室,并设有佛龛。仅存于世的佛指舍利原在地宫中央供奉。合什舍利塔建成后,已移往合什舍利塔供奉。寺院的西院是法门寺博物馆,现有多功能接待厅、珍宝阁等建筑。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福州,别称榕城、三山、左海、冶城、闽都,简称“榕”,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是东南沿海重要都市,海峡西岸经济区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

福州,别称榕城三山左海冶城、闽都,简称“”,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是东南沿海重要都市,海峡西岸经济区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国综合实力五十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宜居城市、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城市,2013、2014连续两年被《第一财经周刊》评为新一线城市

福州具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福州不仅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 门户,而且是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辖5区2县级市6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7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40.12平方公 里,城镇化率64.8%。全市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全市常住人口为728万人(含平潭,截止 2012年),当地居民以汉族的闽海系族群为主,通行闽东语福州方言。

福州市闽东语:福州市,平话字:Hók-ciŭ-chê,实际读音:/huʔ˨˩ tsiu˥˧ tsʰei˨˦˨/(福州话读音)),别称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当地居民以汉族福州族群为主,母语为闽东语福州话。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迄今2,200多年,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之一,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新一线城市。地理上,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福州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福州是改革开放中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3]

福州的习俗、文化、传统艺术、建筑形式都自成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自宋代起福州的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产生进士状元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福州还是300多万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为福建一大侨乡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噶丹松赞林 (藏文:དགའ་ལྡན་སུམ་རྩེན་གླིང་,威利:dga' ldan sum rtsen gling,THL:ganden sumtsenling),汉名“归化寺”[1],位于中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以北约5公里处,海拔3380米,于1683年建成,为云南省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属格鲁派。号称“小布达拉宫”。

 https://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1/Ganden_Songtsenling.jpg

噶丹松赞林 (藏文:དགའ་ལྡན་སུམ་རྩེན་གླིང་,威利:dga' ldan sum rtsen gling,THL:ganden sumtsenling),汉名“归化寺”[1],位于中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以北约5公里处,海拔3380米,于1683年建成,为云南省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属格鲁派。号称“小布达拉宫”。

噶丹·松赞林寺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在整个藏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该寺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又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

该寺又称归化寺,距中甸县城5公里,是一座古镇规模的古堡群建筑。于公元1679年(藏历第十一绕迥阴土羊年)兴建,公元1681年(阴铁鸡年)竣工。五世达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

寺院外围筑有椭圆形城垣,主殿威严而华美,殿内壁画色彩鲜艳,笔法细腻,以描述史迹典故,弘扬佛教教义为主。扎仓、吉康两大主寺建于最高点,居全寺中央。大寺坐北朝南,为五层藏式雕楼建筑。主殿上层镀金铜瓦,殿宇屋角兽吻飞檐,又具汉式寺庙建筑风格,下层大殿有108根柱楹,代表佛家吉祥数,大殿可容1600人。左右墙壁为藏经“万卷橱”,正殿前座供奉有五世达赖铜像,其后排列着著名高僧的遗体灵塔。顶层正楼特设经舍佛堂,供奉五世达赖、七世达赖佛像,以及贝叶经卷、唐卡、传世法器等。

与藏传佛教建筑样式相同,松赞林寺的扎仓、吉康两座住殿高高矗立在中央,八大康参、僧舍等建筑簇拥拱卫,高矮错落,层层递进,立体轮廓分明,充分衬托出了主体建筑的高大雄伟。主建筑扎仓,藏语依意为僧院,是僧众学习经典、修研教义的地方。后殿供有宗喀巴、弥勒佛、七世达赖铜佛,高三丈有余,直通上层。中层有拉康八间,分别为诸神殿、护法殿、堪布室、静室、膳室等。前楼客厅供贵宾宴会及观赏“羌姆”(面具)舞时使用。顶层正楼设精舍佛堂,供奉五世达、七世达赖佛像,以及贝叶经卷、唐卡、传世法器等。佛堂正南为高耸的钟鼓楼,清晨、正午、黄昏击鼓报时,声闻十里。 

寺院建筑荟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建筑金碧辉煌,造型丰富多彩的镀金铜瓦,殿宇宝角兽吻飞檐,扎仓大殿宽敞恢宏殿,殿中供奉的诸多佛像:昆塔高大神圣,两侧西厢的壁画雕饰精美琳琅。

松赞林寺内历代珍品众多,有五世达赖七世达赖时期的八尊包金释迦牟尼佛像、贝叶经、五彩金汁精绘唐卡、黄金及各种精美的鎏金或银质香炉、万年灯等。金寺收藏有《甘珠儿》十部(其中两部为金汁手书)、《丹珠儿》等两百余部。

松赞林寺内历代珍品众多,有五世达赖和七世达赖时期的八尊包金释迦佛像、贝叶经、五彩金汁精绘唐卡、黄金灯。松赞林寺收藏有《丹珠尔》十部,其中两部为金汁手书,以及各种精美鎏金或银质香炉、万年灯等。

天降金鹜为该寺选址时,达剌喇嘛占卜得神示:“林木深幽现清泉,天降金鹜戏其间。松赞林寺内有清泉淙淙,春夏不溢,秋冬不涸,并能常见一对金鹜出入。

在扎仓大殿三楼崩主活佛的经房外有一张梅里“日月同辉”的照片,有人说它象一张酥油灯,也有人说象藏民族敬奉的白塔顶上的日月星辰。据说,何金武曾经三去梅里都没有看到其真容,在第四次去的时候,他先到松赞林寺觐见了克思活佛,活佛为他做了法事。于是他看到了不是一般的风景,就拍下了这张照片。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高雄市,通称高雄(台湾话:Ko-hiông;客家话:Kô-hiùng 马卡道语:Takau;排湾语:Takaw),简称“高”,为中华民国直辖市,台湾六都之一,旧称“打狗”

高雄市,通称高雄台湾话:Ko-hiông;客家话:Kô-hiùng 马卡道语:Takau;排湾语:Takaw),简称“”,为中华民国直辖市台湾六都之一,旧称“打狗”。日治时期,因台语打狗的拼音“Takao”与日文汉字“高雄”(平假名:たかお)的拼音相同而以高雄二字取代。亦因市中心高雄港为台湾第一大港,而与北台湾基隆市并列为台湾两大港都,台湾口语甚至常以“港都”迳称。地处台湾西南部,其辖域东北至中央山脉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岛中洲岛东沙群岛,面积达2952平方公里,为台湾西部面积最大的,顺时针方向与台南市嘉义县南投县花莲县台东县屏东县相邻。全市设籍人口274.9万,为台湾第三大都市、以及南台湾第一大城。

高雄的开垦可追溯自17世纪汉人有系统的移民台湾,清治时代凤山县则为高雄设治之始。自日治时代起,高雄成为重工业林立的港埠都市与军事要地、并与台南市并列为南台湾的发展重心。2010年高雄县市合并,奠定高雄市现有的发展格局。高雄市拥有高雄港、南台湾唯一的国际机场高雄国际机场海洋委员会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渔业署经济部产业园区管理局轨道技术研究暨验证中心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国家实验研究院台湾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等中央政府机关亦位于该市。

2020年GaWC所公布的世界级城市名单中,高雄市被列为“全球都市”等级的城市,在台湾排名第三。[3]在观光领域上,高雄市被“孤独星球”评为“2018全球最值得旅游的10大城市”中的第5位城市[4],更被“纽约时报”选为“2021年52个值得喜爱的地点”之一,全台湾仅高雄入选。

高雄市,为中国台湾省“直辖市”,地处台湾本岛西南部,由原高雄市与台湾省高雄县于2010年12月25日合并而来。市中心位于东经120°19'32",北纬22°37'29" 。其辖域东北至中央山脉以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岛中洲岛,以及东沙群岛。顺时针方向与台南市嘉义县南投县花莲县台东县屏东县等县市相邻。面积达2947平方千米;总人口278万人(2017年), 位居台湾第二位。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