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科学技术
Walter Houser Brattain
沃尔特·豪泽·布拉顿(又称沃尔特·布喇顿,英语:Walter Houser Brattain,1902年2月10日—1987年10月13日),美国近代物理学家,生于福建厦门。1947年与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因发明晶体管的贡献,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Walter Kohn
沃尔特·科恩(英语:Walter Kohn,1923年3月9日—2016年4月19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奥地利化学家,1998年与约翰·波普共同得到诺贝尔化学奖。科恩在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Wernher von Braun
韦恩赫尔·冯·布劳恩(德语:Wernher von Braun,1912年3月23日—1977年6月16日),全称韦恩赫尔·马格努斯·马克西米利安,布劳恩男爵(德语:Wernher Magnus Maximilian Freiherr von Braun),德国出身的美国火箭专家,二十世纪航天事业的先驱之一。曾是纳粹德国著名的V2火箭的总设计师,二战结束后,美国将他和他的设计小组带到美国。移居美国后,冯·布劳恩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空间研究开发项目的主设计师,主持设计了阿波罗4号的运载火箭土星5号。NASA用以下的话来形容冯·布劳恩:“无庸置疑的,他是史上最伟大的火箭科学家。他最大成就是在担任NASA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总指挥时,主持土星5号的研发,成功地在1969年7月首次达成人类登陆月球的壮举。”
Werner Forßmann(*29. August 1904 in Berlin; gestorben am 1. Juni 1979 in Schopfheim)
National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der Ukraine/Національна академія наук України/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Украины/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Ukraine,NAS
Universität Uppsala
Motto Gratiae veritas naturae Gründung 1477 Trägerschaft staatlich Ort Uppsala Land Schweden
Ulf von Euler
Ulf Svante von Euler-Chelpin (* 7. Februar 1905 in Stockholm, Schweden; † 9. März 1983 ebenda) war ein schwedischer Mediziner, Physiologe, Pharmakologe, Neurophysiologe und Neurochemiker. 1970 erhielt er den Nobelpreis für Physiologie oder Medizin zusammen mit Bernard Katz und Julius Axelrod für die Entdeckung von Neurotransmittern, im Fall von Euler von Noradrenalin.
Chien-Shiung Wu
吴健雄(英语:Chien-Shiung Wu;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生于中国江苏省太仓县浏河镇),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在核物理学领域卓有贡献,其在实验物理学方面的造诣常令人将她与玛丽·居里相提并论。吴健雄是美国物理学会的第一位女性会长,常被人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物理研究的第一女士”、“核子研究的女王”以及“世界最杰出的女性实验物理学家之一”。
Wu Ta-You/Wu Dayou
吴大猷yóu(英语:Wu Ta-You,1907年9月29日[2]—2000年3月4日),笔名洪道、学立,中华民国物理学家、教育家,广东省肇庆府治高要县人,生于番禺县,曾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第6任院长。有“中国物理学之父”之称.1929年,吴大猷毕业于南开大学,获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乙种研究补助金,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习,1933年得文学硕士,翌年获哲学博士。杨振宁和李政道是他的学生。
Anorganische nichtmetallische Materialwissenschaft/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航空航天
历史
教育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