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Hohhot Shi
呼和浩特市(蒙古语:ᠬᠥᠬᠡᠬᠣᠲᠠ,汉语拼音字母:Hohhôt,鲍培转写:Kökeqota,西里尔字母:Хөх хот,发音: [ˈxɵx‿χɔʰt],意为“青色的城”),通称呼市,旧称归绥,别称青城、召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内蒙古中南部。市境西南接鄂尔多斯市,西北邻包头市,东北界乌兰察布市,东南达山西省忻州市、朔州市。地处蒙古高原南缘,阴山山脉南麓,北部为大青山,东南为蛮汉山,西南为土默川平原。黄河流经西南边界,大黑河从东北流向西南穿过城区并注入黄河。全市汉族人口约占87%,蒙古族人口约占10%。市政府驻新城区新华东街1号。呼和浩特主城区是由归化、绥远两座城在清末民初合并而成,故旧称“归绥”。呼和浩特处于农牧文化交界地带,自古即处于中原王朝与渗透王朝、征服王朝的交替控制中,故文化交融性较强,除汉文化外,蒙古族文化、新疆(西域)的伊斯兰文化、西藏藏传佛教文化亦对其有较重影响。呼和浩特市现辖4个市辖区、4个县、1个旗。 市辖区: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 县: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 旗:土默特左旗
Hulunbeier-Grasland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上,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 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高原草原-内蒙古草原-东北草原的一部份,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天然草场,主要的区域覆盖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以及鄂温克族自治旗。 由呼伦湖及贝尔湖得名,是蒙古族的发源地之一。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是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 呼伦贝尔草原是众多古代文明、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东胡、匈奴、鲜卑、室韦、回纥、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曾繁衍生息于此,被史学界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摇篮”,在世界史上占据较高地位。
Hulun Buir
呼伦贝尔市(蒙古语:ᠬᠥᠯᠦᠨ ᠪᠦᠢᠷ ᠬᠣᠲᠠ,汉语拼音字母:Holonbûir hôt(标准音)、Huluunbûir hôtô(巴尔虎布里亚特),鲍培转写:Kölön buyir qot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原名呼伦贝尔盟,以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清朝时称呼伦布雨尔,首府海拉尔。呼伦贝尔市现辖2个市辖区、4个旗、3个自治旗,代管5个县级市。 市辖区:海拉尔区、扎赉诺尔区 县级市: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根河市 旗:阿荣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 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
Huabei/Nordchina
华北地区,简称华北,是中国地理区划之一,北至中蒙边境,南靠秦岭淮河,东临渤海和黄海,西邻青藏高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主要粮食生产基地。 华北地区共有城市81个,有1个中国超大型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近似于城市群的城镇密集区2个:以山西太原为中心的城镇密集区和呼包鄂金三角地区。
Lössplateau
黄土高原的范围在中国北方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面积约有65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面积7%左右。其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包括山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境、陕西省中部和北部、甘肃省中部和东部、青海省东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等地区,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黄土高原广布黄土,厚达50至80米,陇东、陕北厚达150米,最厚的地方达200米。由于人为开垦土地,采伐森林和过度放牧导致高原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之黄土的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与草原退化极为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
Gelber Fluss/Yellow River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Hui-Chinesen, chinesische Muslime,Dunganen
回族,中国民族之一,族名来自唐朝回鹘,古代又称回回或畏兀儿,世居于黄河流域西北地带,由内蒙古至山西、陕西、甘肃,以至于新疆和中亚一带,先祖主要为突厥人,但混有蒙古人、波斯人、大月氏、塞种人、粟特人、阿拉伯人,以至于羌族与汉族等不同血统。蒙古帝国时,以突厥人为主的中亚、西亚色目人,皆被统称为回回,居住在黄河西北地带的突厥部落也被包括在其中。受中亚与西亚中伊斯兰教传播的影响,许多回族成为穆斯林,伊斯兰教被称为回教。也因此,在元代之后,由新疆至中国南方,所有穆斯林群体,不分血统,都被称为回族,回族因此遍布全中国。其中,长期居住于中国本部的族群,除了伊斯兰教信仰外,血统、语言大部分已汉化,使用汉语,从外貌上与汉族难以区分。
Jin-Dynastie
金朝,国号大金(女真文:女真文中的“大金” /amba-an antʃu-un/[4];满语:ᠠᡳ᠌᠋ᠰᡳᠨ ᡤᡠᡵᡠᠨ,转写:aisin gurun;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人建立的一个朝代。女真人源自靺鞨,分支自高丽,原为辽朝的藩属,女真人首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诸部后,1115年于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定鼎立国。大金立国后,与北宋定“海上之盟”向辽朝宣战,于1125年灭辽,然北宋两次战辽皆败,金随即撕毁与北宋之约,两次南下中原,于1127年灭北宋。迁都中都时,领有华北地区以及秦岭、淮河以北的华东地区,使南宋、西夏与漠北塔塔儿、克烈等政权和部落臣服而称霸东亚。金朝占据华北中原地区,以中国正统王朝自居,并逐渐以此为政权中心。因其灭北宋,金朝从意识形态上认为宋朝正朔已亡,不承认南宋为正统,并根据五德终始,五行相生的原则选取生自宋朝“火”德的“土”德为王朝德运。
Autobahn Peking-Lhasa
北京-拉萨高速公路,简称京藏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G6,是首都放射线之一。起点为北京,终点为西藏自治区拉萨,途经北京、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西藏7省区,规划全长3727公里,实际已通车里程2856公里。该高速公路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城市:北京、张家口、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乌海、银川、吴忠、中卫、白银、兰州、西宁、海南、海西、(未完成路段)、那曲、拉萨。其中呼和浩特至巴彦淖尔段与京新高速公路共线,银川至中卫段与福银高速公路共线。
Autobahn Peking-Ürümqi
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简称京新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G7,是首都放射线之一。起点为北京,终点为新疆乌鲁木齐,途经北京、河北、内蒙古、甘肃、新疆5省区,全长2856公里。该高速公路途经的主要城市包括北京、张家口、集宁、呼和浩特、包头、临河、额济纳旗、哈密(梧桐大泉)、伊吾、巴里坤、奇台、阜康、乌鲁木齐。其中呼和浩特至巴彦淖尔段与京藏高速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