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German — Chinese
Erns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 Deutscher Wortschatz
  1 3 years ago
恩斯特·特奥多尔·威廉·霍夫曼 /E.T.A.霍夫曼/E. T. A. Hoffmann (* 24. Januar 1776 in Königsberg; † 25. Juni 1822 in Berlin)

 

  多才多艺的德国浪漫主义作家、音乐家E.T.A.霍夫曼(1776-1822)自称是“星期日之子”,能够看到常人看不见的事物。这部歌剧便是根据他的三个短篇小说改编的,并将他本人也作了贯串全剧的主角.

  霍夫曼诞生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在柏林逝世,在青年时期就为歌德的《浮士德》中的教堂场景谱写过音乐,他的上演于1815年的歌剧《乌婷》(即水仙 女)赢得了德国民族歌剧的奠基人、创作了《魔弹射手》的著名作曲家韦伯的称赞。他与当时音乐界的名人多有交往,于1820年曾收到过贝多芬对他致以良好祝 愿的信,同年又拜会过法国大歌剧的创始人之一的斯庞蒂尼。他的艺术才能延伸到为剧院设计和绘制布景,但是他最擅长的还是写作充满幻想和奇情异景的短篇小 说,后来的高底叶、波特莱尔甚至爱伦.坡都受其影响。他的《胡桃夹子与老鼠王》为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脚本提供了基础。霍夫曼对莫扎特极为崇拜,甚至将自 己名字当中的Wilhelm(威廉)去掉而代以莫扎特的名字当中的Amadeus(阿玛多伊斯),这就是他的全名简写E.T.A.当中A字母的由来。他最 爱好的莫扎特的歌剧作品则是《唐.爵凡尼》,因此在《霍夫曼的故事》中作为故事背景的歌剧院演出的就是这部戏。霍夫曼的音乐情趣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出 来,例如他年轻时在致友人信中诙谐地形容和自己同住一室的堂兄睡眠时“打着F小调的鼾。”他还形容教堂音乐是莱茵酒,而勃艮地葡萄酒则是悲歌剧,喜歌剧是 香槟酒,喷趣酒却是如《唐.爵凡尼》那样的高度浪漫主义的歌剧。这也反映了霍夫曼的嗜酒和当时的社会习惯;他在班贝格歌剧院担任指挥时和后来在柏林的时候 都常常象这部歌剧中表现的那样去酒馆痛饮,也正是酗酒导致了他的早逝!在从事了短暂的歌剧指挥和出版了许多短篇小说之后,霍夫曼又回到了自己原来学习的法 律专业,去柏林最高法院作了一名法官。霍夫曼丰富多彩的一生使他和自己小说中的人物一起成为了戏剧的主人公,早在歌剧上演的30年之前就由朱尔.巴比埃和 米歇尔.卡雷写成了话剧《霍夫曼的幻想故事》,于 1851年在巴黎奥德翁(Odeon)剧院演出从而使霍夫曼成为家谕户晓的人物了。然后话剧剧本又成为歌剧脚本的基础,它包括的三篇霍夫曼的短篇小说是: 《睡魔》(Der Sandmann)、《在镜中遗失的影子》(Das verlorene Spiegelbild)和《克雷斯佩尔顾问》(Rath Krespel)。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