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German — Chinese
You do not currently have editing permission, please login !
Alte Stadt von Daizhou Deutscher Wortschatz
  31 2 years ago 5 days ago
代州古城
代州古城是代县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文化支撑,是中国古代北境著名的边塞重地和军事重镇,是古代南北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商埠,历为州、郡、道行政治所和军政治所。   代州古城古为上馆城,始建于东汉末年。光绪《代州志》载,北魏“明帝始移郡治于上馆城,即今城也”。万历《代州志》载:“雁门秦汉以来称雄郡”。

  代州古城是代县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文化支撑,是中国古代北境著名的边塞重地和军事重镇,是古代南北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商埠,历为州、郡、道行政治所和军政治所。

  代州古城古为上馆城,始建于东汉末年。光绪《代州志》载,北魏“明帝始移郡治于上馆城,即今城也”。万历《代州志》载:“雁门秦汉以来称雄郡”。

  《重修钟楼并武臣坊碑记》载:“吾代东接神京,西通晋省,北据雁门之险,南绕滹沱之胜,以故城垣壮阔,科名昆耀,洵为山右之名郡焉。至于城中胜迹,未可悉数。”古城环筑关城3座,瓮城4座,逻城4座。庵观寺庙48座,坊表牌楼31座,楼阁16座,私家园林6座,衙署3座。

  城垣东西稍长,南北略短,东北方呈秃角,形如“丑”字,故名“卧牛城”。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元兵南下遭毁,明洪武六年(1373)吉安侯陆亨与都指挥史王臻大兴土木,在上馆古城旧址上重建。砌石为基,内为夯土,外为包砖,墙高约12米,周长约4310米,上垒雉堞。东南西北开四门,分别为熙和门、迎薰门、康阜门、镇朔门,门额嵌长方形石匾,东曰“屏蕃畿甸”,西曰“车辅晋阳”,南曰“滹沱带绕”,北曰“广武云屯”。东门设边储仓,城东南隅设草场,南门内设小草场,南门外设演武教场神器营。    

  瓮城在城门外,逻城址在瓮城外,各为4座。瓮城高与城齐,为12米,逻城高及城之半,为6米,设有暗门,以防敌攻。

  护城河址在古城周围,深约7米,宽约37米,引源为流,内植荷花,似玉带蟠绕。逻城外设吊桥,桥为板筑,铁链悬吊起落,供人通行。

  古城东西北三面,呈鼎足之势,东关城周2000米,护城河深6米,明成化二年(1466)建,西关城周1500多米,护城河深6米,明景泰元年(1450)建,北关城周2000米,护城河深6米。三关城墙均为石基,内夯土外表砖,上置垛口,下开四门。三关人烟稠密,鸡犬之声相闻,兵丁互通往来。南门外无关,东建南楼,西筑花台,中为莲池。明人题花台诗:“喜合明簪聚古台,况逢佳节好开怀,看花当日何人在,载酒今朝我复来,山色叠愁天地老,水声牵恨古今哀,眼前杯到休停手,待巾中白发催。”

  边靖楼在古城中央,俗称鼓楼,又名谯楼,意为靖边安民,是古代守望敌人、击鼓联络、指挥作战的军事设施,明洪武七年(1374)由吉安侯陆亨建。楼为砖木结构,斗拱规整,梁架精巧,结构合理,建造宏伟。由砖券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歇山顶楼身组成,基底平面东西长43.3米,南北宽33.3米,台高13.3米。楼身高26.7米,总高40米,面阔7间,进深5间,四周围廊。二层设勾栏,三层于勾栏之下设平座。南悬巨匾两块,一为“声闻四达”,长8米宽3米,一为“雁门第一楼”,长5.3米宽2.7米。北悬巨匾一块,长8米宽3米,上书“威镇三关”四字。此外,楼南一层和山门上还分别挂有“晋北形胜”、“共登青云”牌匾。楼内供设大鼓1面,大刀1把。代州边靖楼被长城专家考定为长城第一楼,与应县木塔齐名,素有“代州鼓楼应县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之称。

  钟楼位于古城东大街北,明成化十四年(1478)十二月《边靖楼记》载:“翼七载,春三月,侯复卜卫之右隙地,筑台建楼,设钟鼓,为兵民之警焉”。楼砖筑台基,台高5米,宽15米。楼建台上,二层三檐,下层施重檐有回廊,高14米,楼身呈正方形,每面宽11米。“鸟革恽飞,光彩炫目,洵足与城楼、鼓楼后行辉映己”。内悬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所铸大铁钟一口,直径1.66米,上铸铭文“金大定二十八年岁次戊申八月十三日造”。

   阿育王塔位于古城圆果寺内,俗称白塔,隋仁寿元年(601)建,时称“龙兴”,为木塔。唐会昌二年(842)灭佛塔,大中元年(847)重建,改“龙头” 为“圆果”。北宋元丰二年(1079)被焚,崇宁元年(1102)又建,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元兵南下再毁。六百多年中历遭三劫,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275)改建砖塔。塔为圆锥形,佛教藏式造型,基平面南北长50米,东西宽30米,高1.5米。塔建其上,座为砖砌圆形,周长60米,高40米。作覆仰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须弥座式,雕刻各种花饰、荷瓣和陀罗尼经。塔身上施曲尺形须弥座,座上承刹杆。砖作相轮13层,上复盖盘,中连金顶宝珠。其与五台山明代大白塔代表了两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承袭关系的代表性实物,白塔造型秀美,稳健挺拔,砖雕艺术高超,是中国藏式塔中的佳作。

  州衙署在古城东大街北,隋开皇五年(585)设代州总管府,辖代州、忻州、蔚州、朔州四州,唐初置制史、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等,唐武德七年(624)改总管府为都督府,辖代州、忻州、蔚州、朔州四州,唐初置制史、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等,唐武德七年(624)改总管府为都督府,辖代州、忻州、蔚州、朔州、灵州、顺州六州,开耀元年(631),名将薛仁贵出任代州都署。唐贞观十年(636)设雁门折冲府,置折冲都尉、左右果毅都尉等领兵屯守。五代、后晋、宋均设刺史,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杨业知代州驻泊兵马部署。宋设代州防御使。原署大堂5间,左曰“幕厅”,右曰“斋室”,东西库各一。大堂后有退堂3间,退堂露台后有正廊5间,其西有“可轩”。大堂露台前有坊,书戒台四语:“乐俸乐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仪门3间,大门1间,左为“延宾馆”,前建“三关古郡”坊。现存州署遗址,是华北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州署衙门之一。衙署包括衙门、大堂、二堂、三堂,大堂面阔5间,进深5间,柱粗两围,斗拱规整,青灰筒板瓦盖顶,屋脊安大吻。二堂、三堂均面阔3间,进深3间,前有廊子,两旁配厢房。堂前所存两棵老槐,枝叶茂盛,仰观蔽日,俯视如潭,春至槐花缤纷香四溢,夏到浓荫匝地凉沁脾,不减当年气势。(Quelle:代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文庙位于古城西南,唐代建,总面积14400平方米。座北向南,东有忠义祠、文昌阁,西有明伦堂、节孝祠,忠义祠左右设学正、训导二署,构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儒学建筑群,为华北现存最大的州文庙,是我省稀有的古典建筑。分前中后三院,前院植唐槐两株,筑半圆形泮池,上架御带桥。泮池东建名宦祠,供奉官宦牌位50位,西建乡贤祠,供奉历代贤人50位。前院正北为戟门,西为节孝祠,设代王夫人、汉王霸妻、明节妇牌位14人,烈妇烈女牌位8人,民国节烈妇女牌位322人。中院正北为大成殿,面阔5间,进深5间。明间、次间隔扇雕刻精致,有三绞灯球六碗,五绞四碗嵌橄榄球纹,双绞四碗古老钱等7种之多。殿内八卦攒顶,其木雕艺术和斗拱结构为我国稀有,相传上面藏有避尘珠,颜色鲜艳不落尘埃。大殿正中曾设孔子二龙戏珠木雕大牌位,左右设曾子、孟子、颜子、思子牌位,及先贤12人牌位。殿前筑露台雕栏,甬道为五爪团龙石雕。殿后建敬一亭,面阔3间,进深3间,四周围廊。中院东西各建廊房,供奉先贤牌位39人,先儒牌位31人。后院北为崇圣祠,东西北各3间,殿内设启圣王、诒圣王、肇圣王、裕圣王、昌圣王祀位,及10位先贤先儒牌位。庙前为万仞坊和棂星门,万仞坊由四柱三楼组成,主楼五朵斗拱,次楼各三朵斗拱。棂阁下门由六柱五楼组成,六柱直冲云霄,顶端有琉璃盘龙云罐,并厅兽站顶。中为明楼,两侧为次楼,相间为夹楼。相传,古时每逢两棵唐槐花开之际举子忙,几百年来枝叶茂盛如初,渐渐吸纳日月之精华,感悟人间世事之灵性,成为举子应试的吉祥之物。

  将军庙位于古城边靖楼西,又名武安君庙、李牧庙,院分四进,山门为四柱五楼牌坊,前院东西配殿各2间,正面建过殿3间,二院东西配殿各6间,过殿为一檐二层3间,底层通甬道,上层为乐楼。三院东西配殿各7间,正面建将军殿5间,后殿座南向北,前殿座北向南,进深均为3间。后院有东西配殿各3间,正面建后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悬山顶。所祀李牧为战国时赵国著名将领,常居代州以防匈奴,期间积极组织百姓发展畜牧业,招募将士10余万人,大振军威。此后匈奴来犯,李牧采用游击战术,大破匈奴10万余骑,使匈奴18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公元前235年,秦攻赵,赵国以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大败秦军,因功被封武安君。后秦国使用反间计,重金贿赂赵国郭开,李牧遂遭诬陷被斩,三个月后秦灭赵。

  武庙位于古城西南街,俗称老爷庙,元天历二年(1324)建,后改关岳庙。庙门前建牌坊5楹,中题“壮穆忠武”四字。牌坊后筑高台5楹,上建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内祀古代名将12人。殿为重檐歇山顶,绿琉璃方心,前复神棚,突出殿外。中悬横匾“天日同昭”,为明朝孙传庭题。内院有高楼5间,供奉关帝三代祖考,建筑奇特,塑像生动。  

  城隍庙位于古城西北街,一进两院,中设过殿。过殿面阔3间,进深3间。前院开正门,两侧建廊式配殿各3间。后院东西配殿各3间,正殿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悬山顶。  

  慈云庵位于古城东南街,明天启元年(1621)建,后遭毁。现存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内塑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三圣”坐像,残存壁画17平方米,均系明代早期原作。  

  周玳官邸位于古城东南街,总面积4000平方米,为阎锡山炮兵司令周玳官邸。分前后两院,前院有过庭5间,东西配房各3间,南房5间。后院建藏书楼5间,东西配房各3间,均系砖木结构,砖雕精细,古朴典雅。西设花园一座,建有六角亭,建筑工艺精巧。周玳字子梁,光绪二十七年(1901)被保送到北京清河陆军第一中学,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返回太原参加山西新军起义,任队官(连长),从民国三年(1914年)开始,相继晋升为炮兵连长、营长、团长,民国十六年(1927)升任炮兵司令,“七七”事变后兼任战区兵站总临,后又兼河防总司令等职,民国三十七年(1948)被聘北平武管会主任,1952年9月任林业部专员。民国三十六年(1937)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北上抗日,开赴山西路经太原时已到深秋,战士仍穿立脚点单衣,阎锡山却拒绝发给服装,周玳便暗中给周恩来所率战士每人一套棉军衣、一袋大米。同年十月,率8个团炮兵参加忻口战役,炮轰日军,经过二十三天激烈战斗,给日军以重创。民国三十八年(1949)解放军围困北平,周玳以私交同邓宝珊、何思源等劝傅作义起义,为和平解放北平作出积极贡献。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3 years ago 2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