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man — Chinese
先农坛建筑群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诸神和太岁诸神和举行亲耕的地方,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註 1]南中轴线西侧,与天坛东西相对,遥相呼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最新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计划全面恢复先农坛历史布局,重现古都农耕文化。先农坛建筑群可以可分为三组,即先农坛(先农神坛、神厨库院、神仓院、俱服殿、观耕台、庆成宫),太岁殿(太岁殿院和焚帛炉)和天神地祇坛。
先农坛
- 先农神坛--先农神坛是皇帝祭祀先农神的祭坛。先农神坛呈方形见方约15米,高一层约1.5米,由石包砖砌,四面有台阶各8级。
- 宰牲亭--宰牲亭是祭祀宰杀牺牲的亭子。
- 神厨神库院--神厨库院是存放先农诸神神位和准备牺牲祭品的院落,位于先农神坛的正北。 由正殿,东、西配殿和两座六角井亭组成,正殿称为神版库用供奉先农神的牌位,东配殿为神库,存放祭祀和亲耕用品的地方,西配殿为神厨。
- 具服殿--具服殿为皇帝亲耕前更换亲耕礼服的地方,位于观礼台的北方。
- 观耕台--观耕台为皇帝亲耕完毕, 观看王公大臣们耕作的高台。 观耕台呈方形见方18米,高一层1.9米,四面各有台阶9级,台阶踏步由汉白玉条石砌成,侧面雕有莲花图案。
- 一亩三分地--一亩三分地是皇帝亲耕的田地,位于观礼台的南方。俗语所说的一亩三分地就是由此而来。
- 神仓院--神仓院是存放耕田收获的谷物的地方,亲耕收获的谷物供北京各坛、寺庙祭祀使用。 院子分为前后两个院,前院有收谷亭、圆廪神仓和库房,后院是祭器的库房。神仓院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
- 庆成宫--庆成宫是皇帝祭祀和亲耕后犒劳百官的地方。庆成宫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原称斋宫,乾隆二十年(1755年)改今名。庆成宫设宫门两座,院内东侧原有一座钟楼。主要建筑是前殿、后殿及东西配殿,前殿设有月台。
太岁坛
太岁坛,又称太岁殿,位于先农神坛东北,是祭祀太岁神及十二月将神的院落。 建筑有太岁殿,拜殿及东西配殿, 太岁殿正殿祭祀太岁神,东西配殿祭祀十二月将神
在太岁殿院外东南侧还有用于焚烧祭祀太岁诸神的祝帛祭品的焚帛炉,为砖仿木结构无梁建筑。
祭祀和亲耕仪式
祭祀先农和亲耕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周朝,但不是每年举行。明清两代,成为国家重要的祭祀典礼。每年仲春亥日皇帝率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并亲耕(称为藉田礼)。在先农神坛祭拜过先农神后,在俱服殿更换亲耕礼服,随后到亲耕田举行亲耕礼。亲耕礼毕后,在观耕台观看王公大臣耕作。
秋天,亲耕田收获后,将谷物存放在神仓院,供北京九坛八庙祭祀使用。
先农,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时始称先农。春时东耕于藉田,引诗 先农坛 先农,则神农也”引;“坛于田,以祀先农”引。魏时,先农为国六神之一(“风伯、雨师、灵星、先农、社、稷为国六神”引)。藉天祭先农,唐前为帝社,祭坛曰藉田坛,垂拱年(公元685~688年)后改为先农坛。至此祭祀先农正式定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礼制,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
Der Ackerbaualtar oder Altar des Ackerbaus[1] (Xiannongtan 先农坛) ist eine historische Stätte im Pekinger Stadtbezirk Xuanwu und befindet sich nahe dem Himmelstempel. Er wurde im 15. Jahrhundert erbaut und wurde während der Ming-Dynastie und Qing-Dynastie vom Kaiser zu Opfern an den Ackergott verwendet, der den Menschen das Pflügen beigebracht haben s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