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地处神农镇境内的常羊山之上,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主要场所。炎帝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随着历史发展,其后代又沿渭水向东南又迁徙到湖北、湖南、山西等地,广义上,炎帝是一个氏族部落,存在若干世系。故全国有五处炎帝故里(the hometown of Yan Emperor )。陕西宝鸡、湖北随州、湖南炎陵县以及会同县、山西高平均被视为炎帝故里。其中,炎帝一,二世均生活在陕西宝鸡,如果按照一世的说法,炎帝只存在于宝鸡。宝鸡为炎帝故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炎帝又号称神农氏,神农氏族部落初始活跃地应在在姜水,后以姜水为活动中心,向周边地区扩展,因此在天台山、常羊山、蒙峪沟、九龙泉、清姜河、炎帝陵、炎帝祠多个地方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炎帝神农氏从出生、死后安葬的炎帝文化链条。《国语》中记载,大约在5000年前西秦大地上活动着一支母系氏族部落--有蚶氏,传说后产生双胞族炎帝和黄帝,黄帝部落最初生活在渭河下游,后迁移至中原地区。炎帝部落生活在宝鸡一带,以经营农业著名。在宝鸡已发现关桃园遗址(8000年前)、北首岭遗址(7100年前)、姜城堡遗址等古文化遗址40多处。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反映了炎帝部落繁衍生息,发展状大的过程。
炎帝部落以宝鸡为中心,沿渭河向四周扩展,向西发展到中原大地,此处土地平坦肥沃,气候湿润,原始农业得到长远的发展。部落开始定居,开始建都陈,再迁往鲁。建都曲阜,后来炎帝部落与南方的蚩尤发生战争,求助于黄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以后炎黄两部落联盟形成了华夏民族的主体。后来,炎帝部落一部分南迁,足迹两湖。一部分仍留于黄河流域融合于其他氏族部落之中,仍奉炎帝为祖。
这反映了神农部落是不断发展壮大的,其中以宝鸡的炎帝陵为第一代炎帝的陵墓。宝鸡是早期华夏部落联盟主干——炎帝部落(华族)的发祥地。第一代炎帝生于常羊山蒙峪沟,长于姜水,是农业之神,医药之圣,因以火德王,故名炎帝,号神农氏。《白虎通义》中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一代、二代炎帝均生活于陕西宝鸡姜水之岸,其后,炎帝部落壮大辐射到其他地区,后代炎帝活跃于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随州、山西高平等地,使这些地方都留下炎帝陵。
神农氏
部族首领称炎帝,名石年,姜姓,羊图腾。号神农氏,为神农氏族,始生地在姜水(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传说在位140年(约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120年,卒葬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炎帝神农氏政权共传八任帝,传国虚记二百五十四年(前4766—前4513)。
首任帝、神农,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766——前4733年)。
二任帝、临魁,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二年(公元前4733——前4692年)。
三任帝、姜承,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4692——前4655年)。
四任帝、姜明,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公元前4655——前4628年)。
五任帝、姜宜,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公元前4628——前4582年)。
六任帝、姜来,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4582——前4563年)。
七任帝、姜克,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公元前4563——前4539年)。
八任帝、榆罔,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公元前4539——前4513年)。
3 years ago
2 years ago
3 years ago
2 years ago
3 years ago
2 years ago
3 years ago
2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