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公祠
包公祠,全名包孝肃公祠,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纪念北宋大臣包拯的公祠,始建于明朝,重建于清代,占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包公祠由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主建筑是包公亭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亭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东面有一六角龙井亭耸立,内有古井,号“廉泉”。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仁岳和尚在合肥老城区内的兴化寺内辟西屋为祠,供奉包公遗像。这是包公祠的最早雏形,因而合肥的包公祠也是国内外包公祠、庙的祖庭。包公祠占地10000平方米,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蜡像,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祠两侧外廊门拱上刻有“顽廉”、“懦立” 四个醒目大字,在“包公孝肃祠”大直匾下黑漆大门上,书有红底金字的对联“忠贤将相”、“道德传家”。祠堂西南的流芳亭,相传包公幼年时常来此读书,以为纪念。祠堂东南角的廉泉亭,亭中有井,亭内石壁上刻有《香花墩井亭记》。

3 years ago
3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