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一生跟你走》是张学友演唱的歌曲,由刘卓辉作词,巫启贤作曲,赵增熹编曲。1994年,该曲获得1993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十大金曲 、1993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十大劲歌金曲金奖等奖项 。

 

《爱,很简单》是由娃娃填词,陶喆作曲、编曲并演唱的歌曲,收录于1997年12月6日发行的专辑《David Tao》中。

歌曲《一个美丽的传说》,是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主题曲,由曲作家吕远、程恺作曲,由男高音歌唱家柳石明演唱 。

民国时期歌曲 《花好月圆》是由严华作曲,范烟桥作词,周璇演唱的一首歌曲,发行于1940年2月1日。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注释】
守岁:旧时民间于除夕之夜,一家团坐,饮酒笑乐,通夜不眠,称为“守岁”。

【译文】
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
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
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
作者现在是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一年一年的过去了也不见。

【赏析】
  这年的除夕,孟浩然就是在乐成张少府(子容)的官邸度过的。孟浩然与张子容,既有同乡之谊,又是通家之好,更加两人年青时曾同隐鹿门山,晨夕相处,亲密无间,此次孟浩然专程远道来访,张子容当然热情接待。除夕之夜,张子容的官邸,灯火辉煌,画烛高烧,筵备珍馐,酒斟柏叶。他们一边品尝着新酿的柏叶酒,一边畅叙着别后离情,当时内心的快乐,是难以言喻的。席间还有卢氏歌女演唱《梅花》古曲,她的婉转歌喉,更增添了两位诗人的兴会。
  中反应出一些流传已久的习俗,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与张少府的深情厚谊。

01. 欢乐年年 02. 新春颂献 03. 迎春花 04. 拜年 05. 花市 06. 满园春色 07. 祝福 08. 祝寿曲 09. 祝婚曲 10. 欢呼春天 11. 庆洞房 12. 新春行大运

这是台湾民歌时代非常著名的一首歌曲,由著名音乐人李子恒作词作曲。1980年凭借此首歌曲获金鼎奖作曲奖。首唱为徐晓菁杨芳仪二重唱,此后有大量的歌手翻唱过此曲,著名的有刘文正、费玉清、小虎队、江蕙、杨钰莹、张清芳、南方二重唱等等。

起源

苏州评话源于宋代说话伎艺。清代剧作家李玉的《清忠谱》第2折《书闹》中,描述了明末清初苏州说书中演说《岳传》的情景,有表,有白,有类似赋赞的韵文,和苏州评话相同。明末清初的著名评话艺人柳敬亭,曾在苏州及其附近一带说书,与苏州评话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清代中叶,苏州评话进入鼎盛时期,成立了苏州评弹最早的行会组织光裕社。在咸丰、同治年间,出现了说《水浒》的姚士章等评话名家。

“弹词”一词,始见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其中记载杭州八月观潮:“其时优人百戏,击球、关扑、渔鼓、弹词,声音鼎沸。”陈汝衡《弹词溯源和它的艺术形式》(1983年)一文认为是“远出陶真,近源词话”。关于“陶真”,《西湖游览志余》记:“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1952年)考证:“陶真和弹词同是用七言诗赞的讲唱文学,两者只有名称差异。”他认为,“就历史的发展说,元明的陶真是弹词的前身,而明清的弹词又是陶真的绵延,两者发展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兴盛

清代初年,随着苏州城市经济的繁荣,弹词在苏州已经盛行。康熙末年定居于苏州的浙江吴兴人董说在他的《西游补》小说中,就描写了盲女弹词使用苏州方言演出的情况。至乾隆年间,关于苏州弹词形成的记载日益增多。知名的代表人物有外号“紫癞痢”的王周士。王周士擅唱《游龙传》,吸收昆曲吴歌的声腔,滩簧的表演,以单档起“十门角色”而闻名。当时的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钞·赠说书紫癞痢》中对其说书的“噱”、“说”、“弹”、“唱”因素都作了评价:“恃滑稽一尺口”,“但闻喷饭轰满堂”;“妙拨丝擅说书”,“自演俚词弹脱手”;“优孟能会故相生”,“绝技俳优侍至尊”。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王周士于苏州宫巷第一天门创立包括评话艺人在内的行会组织光裕公所,以示评弹艺术“光前裕后”之意。他从正反两方面总结自己说书艺术经验的《书品》和《书忌》,被后来的弹词艺人奉为说书的信条。

嘉庆时(1796--1820年),苏州弹词迅速发展,此时刻印传世的书目有《三笑》《倭袍》《义妖传》《双金锭》等;知名的弹词艺人增多,弹词发展史上的“前四名家”(具体说法不一)即于此时出现。他们发展了王周士的书艺,丰富了上演书目,创造了流派唱腔,拓宽了技巧思路,奠定了后来的苏州弹的基本形式。

道光、咸丰时期(1821-1861年),苏州出现的女子弹词以常熟人为多数,弹唱的开篇、书目、曲调和当时流传的大体相同,但多数不会说唱整部,只会说“书中的一段”。苏州弹词艺人马如飞在开篇《阴盛阳衰》中有较为具体的反映:“苏州花样年年换,书场都用女先生”。王|《瀛孺杂志》记当时弹词女子弹唱“其声如百转春莺,醉心荡魄,曲终人远,犹觉余音绕梁”,因而“每一登场,满座倾倒”。

民国时期,苏州弹词的从艺人员激增。据民国16年(1927年)统计,当时光裕社拥有社员200人,而未入光裕社的艺人有近2000人,艺术竞争十分激烈。表现为书目上求新、唱腔上创新、表演上革新、演出场所上标新。这一时期流派纷呈,弹词的演出形式,也起了很大变化。随着女子弹词的重新兴起,双档已成为主要的演出形式。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又出现了三个档、四个档的演出。此时供苏州评弹演出的场所很多,装潢华丽、场子宽大的称“新式书场”,在游艺场占一席之地的称"游艺书场",每场演出两档弹词、一档评话的称“花色书场”,由商业电台播放评弹的称“空中书场”。

复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参加登记的苏州弹词艺人有600人,其中苏州市区480人。登记后,这些艺人分别参加了各地评弹演出团体,根据“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对书目、唱腔等作艺术改革。

艺术流派

苏州评弹大致可分三大流派 ,即陈(遇乾)调、马(如飞)调、俞(秀山)调。经百余年的发展,又不断出现继承这三位名家风格,且又有创造发展自成一家的新流派。如"陈调"的继承人刘天韵、杨振雄;"俞调"的继承者夏荷生、朱慧珍,他们均自成一家。其中“马调”对后世影响最大,多有继承并自成一派者,如薛(筱卿)调、沈(俭安)调、“琴调”(朱雪琴在“薛调”基础上的发展)。周(玉泉)调是在“马调”基础上的发展,而蒋(月泉)调又出自“周调”,如此发展繁衍形成了苏州评弹流派唱腔千姿百态的兴旺景象。

演唱形式

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两人的双档,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三人的三个档。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

苏州弹词的表演通常以说为主,说中夹唱。说时也有采用醒木作为道具击节拢神的情形。演唱采用的音乐曲调板腔体的说书调,即所谓“书调”。因流传中形成了诸多的音乐流派,故“书调”又被称之为“基本调”。

苏州弹词讲究“说噱弹唱”。“说”指叙说;“噱”指“放噱”即逗人发笑;“弹”指使用三弦或琵琶进行伴奏,既可自弹自唱,又可相互伴奏和烘托;“唱”指演唱。其中“说”的手段非常丰富,有叙述,有代言,也有说明与议论。艺人在长期的说唱表演中形成了诸如官白、私白、咕白、表白、衬白、托白等等功能各不相同的说表手法与技巧,既可表现人物的思想活动、内心独白和相互间的对话,又可以说书人的口吻进行叙述、解释和评议。艺人还借鉴昆曲和京剧等的科白手法,运用嗓音变化和形体动作及面部表情等来“说法中现身”,表情达意并塑造人物。在审美追求上, ”。

曲调特点

弹词一般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

传承意义

苏州弹词的书目十分丰富,有目可稽的传统长篇有65部,新编历史题材172部,还有一些现代题材的新长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记录了大量的演出本,并作录音、录像,整理出版了周玉泉的《玉蜻蜓》和《中篇弹词选》。有关历史艺术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也次第展开,出版了《苏州弹词旧闻钞》《评弹艺人谈艺录》。然20世纪末期以来,苏州弹词听众锐减,书场萎缩,艺人大量流失,生存发展面临危机,亟待抢救和扶持。

 

1998《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是任贤齐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阿牛作词、作曲,许华强编曲。

 

《童话》是光良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光良作词、作曲,Taichi Nakamura编曲。《童话》是光良的代表作品之一。

《月朦胧,鸟朦胧》是由凤飞飞演唱的一首歌,收录在凤飞飞1978年发行的同名专辑《月朦胧,鸟朦胧》中 作词:琼瑶作曲:古月

 

莫华伦演唱,《教我如何不想她》是由刘半农在1920于英国伦敦大学留学期间所作,是中国早期广为流传的重要诗篇。该诗由于音韵和谐,语言流畅,1926年被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谱成曲,广为传唱。

 

《心上的罗加》是由段庆民作词、作曲,阿鲁阿卓演唱的歌曲。

《好汉歌》是刘欢演唱的一首歌曲,也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 。该曲由赵季平作曲、编曲,易茗作词

杨洪基演唱 歌曲《一支难忘的歌》是电视剧《蹉跎岁月》插曲,创作于1982年,作词叶辛,作曲黄准 原唱关牧村。

屠洪刚演唱,邹静之作词,赵季平谱曲
 

五花马

青锋剑

江山无限

夜一程昼一程 星月轮转

巡南走北 悠悠万事

世上善恶谁能断

巡南走北 悠悠万事

难逃天地人寰

双辕车

乌篷船

山高路远

江山无限

醒也罢梦也罢 人生苦短

千古帝王 悠悠万事

功过自有百姓言

千古帝王 悠悠万事

难逃天地人寰

 

《逝去的诺言》是陈慧娴演唱的粤语歌曲,由安格斯作词、作曲,收录在1984年发行的音乐专辑《少女杂志》中 。 陈慧娴因《逝去的诺言》一曲一炮而红,成为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冠军及无线季选金曲,及后更获十大中文金曲1984年度最佳新人奖。

 

《中华民谣》是由张晓松、冯晓泉作词,冯晓泉作曲,孙浩演唱的歌曲。1994年6月,孙浩演唱的《中华民谣》获得第六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作品一等奖。

 

五月的风,中国流行歌曲,诞生于1941年,作词陈歌辛,作曲黎锦光(李七牛),原唱周璇,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出品。

《怒放的生命》是汪峰演唱的一首歌曲

林青霞演唱的歌曲《只记今朝笑》是1992年李连杰、林青霞主演电影《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的主题曲之一。

 

江苏民歌扬州民歌 ,程桂兰演唱

 

《军港之夜》是由马金星作词,刘诗召作曲,苏小明演唱的歌曲,收录于1980年苏小明发行的专辑《海风啊海风》中。

 

民国时期歌曲,《夜上海》是由范烟桥作词,陈歌辛作曲,周璇演唱的歌曲,作为电影《长相思》的插曲于1947年1月7日发行。

 

《西楼儿女》是由海来阿木作词、作曲,海来阿木演唱的歌曲,发行于2022年10月25日。

《星辰大海》是由瞿子千、刘涛、温莨作词,瞿子千、刘涛作曲,黄霄雲演唱的歌曲。

新疆哈萨克族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又名《都达尔和玛丽亚》戴玉强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