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色的回忆》是韩宝仪1987年在中国大陆发行(1986年首版在新加坡风格唱片发行,专辑名称为《无聊的游戏》)的第一张个人独唱专辑,20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广为传唱,是许多歌迷的最爱。

 

歌手海生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发行于2015年。

 

《暖暖》是梁静茹演唱的歌曲,由李焯雄作词,人工卫星谱曲,收录于梁静茹2006年10月6日发行的专辑《亲亲》中。

云朵演唱 聂小慧作词作曲、卡个秋编曲的歌曲

《朋友》是周华健演唱的歌曲,由刘思铭作词,刘志宏作曲,洪敬尧编曲,收录在周华健1997年4月16日发行的同名专辑《朋友》中,是周华健的代表作 。

歌曲原唱: 李玲玉 作词: 尤小刚 谱曲: 张宏光

《路的呼唤》是由梁芒作词,孟文豪作曲,韩磊演唱的一首歌曲。

《相亲相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主题曲,由孙楠、陈慧琳、古卓文、张惠妹共同演唱,于2009年10月16日单曲发行。 2011年,该曲获得“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十大金曲奖 。

 

 

《人生的道场》是由聂小慧作词、作曲,魏佳艺演唱的歌曲。

 

《夕阳红》是由乔羽作词,张丕基作曲,由佟铁鑫演唱的一首歌曲。
《米店》是张玮玮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民谣歌曲。

 

三月的烟雨飘摇的南方

你坐在你空空的米店

你一手拿着苹果一手拿着命运

在寻找你自己的香

窗外的人们匆匆忙忙

把眼光丢在潮湿的路上

你的舞步划过空空的房间

时光就变成了烟

爱人 你可感到明天已经来临

码头上停着我们的船

我会洗干净头发爬上桅杆

撑起我们葡萄枝嫩叶般的家

三月的烟雨飘摇的南方

你坐在你空空的米店

你一手拿着苹果一手拿着命运

在寻找你自己的香

窗外的人们匆匆忙忙

把眼光丢在潮湿的路上

你的舞步划过空空的房间

时光就变成了烟

爱人 你可感到明天已经来临

码头上停着我们的船

我会洗干净头发爬上桅杆

撑起我们葡萄枝嫩叶般的家

《最美的太阳》 是张杰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刘吉宁作词作曲、周治平编曲

 

《在水一方》由琼瑶填词,林家庆谱曲,这首歌是琼瑶1975年时为电影《在水一方》谱写的同名主题歌,由高凌风、江蕾演唱。1980年,邓丽君演唱了这首歌并将其收录于同名专辑《在水一方》中,从此,《在水一方》红透了大江南北。

 

《只想一生跟你走》是张学友演唱的歌曲,由刘卓辉作词,巫启贤作曲,赵增熹编曲。1994年,该曲获得1993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十大金曲 、1993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十大劲歌金曲金奖等奖项 。

 

起源

苏州评话源于宋代说话伎艺。清代剧作家李玉的《清忠谱》第2折《书闹》中,描述了明末清初苏州说书中演说《岳传》的情景,有表,有白,有类似赋赞的韵文,和苏州评话相同。明末清初的著名评话艺人柳敬亭,曾在苏州及其附近一带说书,与苏州评话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清代中叶,苏州评话进入鼎盛时期,成立了苏州评弹最早的行会组织光裕社。在咸丰、同治年间,出现了说《水浒》的姚士章等评话名家。

“弹词”一词,始见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其中记载杭州八月观潮:“其时优人百戏,击球、关扑、渔鼓、弹词,声音鼎沸。”陈汝衡《弹词溯源和它的艺术形式》(1983年)一文认为是“远出陶真,近源词话”。关于“陶真”,《西湖游览志余》记:“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1952年)考证:“陶真和弹词同是用七言诗赞的讲唱文学,两者只有名称差异。”他认为,“就历史的发展说,元明的陶真是弹词的前身,而明清的弹词又是陶真的绵延,两者发展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兴盛

清代初年,随着苏州城市经济的繁荣,弹词在苏州已经盛行。康熙末年定居于苏州的浙江吴兴人董说在他的《西游补》小说中,就描写了盲女弹词使用苏州方言演出的情况。至乾隆年间,关于苏州弹词形成的记载日益增多。知名的代表人物有外号“紫癞痢”的王周士。王周士擅唱《游龙传》,吸收昆曲吴歌的声腔,滩簧的表演,以单档起“十门角色”而闻名。当时的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钞·赠说书紫癞痢》中对其说书的“噱”、“说”、“弹”、“唱”因素都作了评价:“恃滑稽一尺口”,“但闻喷饭轰满堂”;“妙拨丝擅说书”,“自演俚词弹脱手”;“优孟能会故相生”,“绝技俳优侍至尊”。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王周士于苏州宫巷第一天门创立包括评话艺人在内的行会组织光裕公所,以示评弹艺术“光前裕后”之意。他从正反两方面总结自己说书艺术经验的《书品》和《书忌》,被后来的弹词艺人奉为说书的信条。

嘉庆时(1796--1820年),苏州弹词迅速发展,此时刻印传世的书目有《三笑》《倭袍》《义妖传》《双金锭》等;知名的弹词艺人增多,弹词发展史上的“前四名家”(具体说法不一)即于此时出现。他们发展了王周士的书艺,丰富了上演书目,创造了流派唱腔,拓宽了技巧思路,奠定了后来的苏州弹的基本形式。

道光、咸丰时期(1821-1861年),苏州出现的女子弹词以常熟人为多数,弹唱的开篇、书目、曲调和当时流传的大体相同,但多数不会说唱整部,只会说“书中的一段”。苏州弹词艺人马如飞在开篇《阴盛阳衰》中有较为具体的反映:“苏州花样年年换,书场都用女先生”。王|《瀛孺杂志》记当时弹词女子弹唱“其声如百转春莺,醉心荡魄,曲终人远,犹觉余音绕梁”,因而“每一登场,满座倾倒”。

民国时期,苏州弹词的从艺人员激增。据民国16年(1927年)统计,当时光裕社拥有社员200人,而未入光裕社的艺人有近2000人,艺术竞争十分激烈。表现为书目上求新、唱腔上创新、表演上革新、演出场所上标新。这一时期流派纷呈,弹词的演出形式,也起了很大变化。随着女子弹词的重新兴起,双档已成为主要的演出形式。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又出现了三个档、四个档的演出。此时供苏州评弹演出的场所很多,装潢华丽、场子宽大的称“新式书场”,在游艺场占一席之地的称"游艺书场",每场演出两档弹词、一档评话的称“花色书场”,由商业电台播放评弹的称“空中书场”。

复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参加登记的苏州弹词艺人有600人,其中苏州市区480人。登记后,这些艺人分别参加了各地评弹演出团体,根据“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对书目、唱腔等作艺术改革。

艺术流派

苏州评弹大致可分三大流派 ,即陈(遇乾)调、马(如飞)调、俞(秀山)调。经百余年的发展,又不断出现继承这三位名家风格,且又有创造发展自成一家的新流派。如"陈调"的继承人刘天韵、杨振雄;"俞调"的继承者夏荷生、朱慧珍,他们均自成一家。其中“马调”对后世影响最大,多有继承并自成一派者,如薛(筱卿)调、沈(俭安)调、“琴调”(朱雪琴在“薛调”基础上的发展)。周(玉泉)调是在“马调”基础上的发展,而蒋(月泉)调又出自“周调”,如此发展繁衍形成了苏州评弹流派唱腔千姿百态的兴旺景象。

演唱形式

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两人的双档,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三人的三个档。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

苏州弹词的表演通常以说为主,说中夹唱。说时也有采用醒木作为道具击节拢神的情形。演唱采用的音乐曲调板腔体的说书调,即所谓“书调”。因流传中形成了诸多的音乐流派,故“书调”又被称之为“基本调”。

苏州弹词讲究“说噱弹唱”。“说”指叙说;“噱”指“放噱”即逗人发笑;“弹”指使用三弦或琵琶进行伴奏,既可自弹自唱,又可相互伴奏和烘托;“唱”指演唱。其中“说”的手段非常丰富,有叙述,有代言,也有说明与议论。艺人在长期的说唱表演中形成了诸如官白、私白、咕白、表白、衬白、托白等等功能各不相同的说表手法与技巧,既可表现人物的思想活动、内心独白和相互间的对话,又可以说书人的口吻进行叙述、解释和评议。艺人还借鉴昆曲和京剧等的科白手法,运用嗓音变化和形体动作及面部表情等来“说法中现身”,表情达意并塑造人物。在审美追求上, ”。

曲调特点

弹词一般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

传承意义

苏州弹词的书目十分丰富,有目可稽的传统长篇有65部,新编历史题材172部,还有一些现代题材的新长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记录了大量的演出本,并作录音、录像,整理出版了周玉泉的《玉蜻蜓》和《中篇弹词选》。有关历史艺术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也次第展开,出版了《苏州弹词旧闻钞》《评弹艺人谈艺录》。然20世纪末期以来,苏州弹词听众锐减,书场萎缩,艺人大量流失,生存发展面临危机,亟待抢救和扶持。

 

《故乡情》是收录在专辑《一人一首成名曲》的一首单曲,由于景填词,付林谱曲,程琳演唱。

 

《一笑江湖》是闻人听书演唱的歌曲,由祝何作词、作曲、编曲,收录于2020年2月19日发行的同名专辑《一笑江湖》中。

五月的风,中国流行歌曲,诞生于1941年,作词陈歌辛,作曲黎锦光(李七牛),原唱周璇,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出品。

演唱:耿莲凤 张振富《逛新城》是一首二重唱音乐作品,创作于1959年,由集体作词(邓先恺执笔),李才生作曲,由张新民、白兴吾演唱。 2019年,该曲获得“歌声唱响中国”最美城市音乐名片发布暨表彰仪式“最美城市音乐名片优秀歌曲奖” 。

 

《红蜻蜓》是台湾组合小虎队翻唱的一首歌曲,由李子恒作词,长渕刚作曲。原曲是日本歌手长渕刚演唱的《とんぼ》(蜻蜓)。

《光阴的故事》是罗大佑演唱的歌曲,由罗大佑作词、作曲、编曲。

《热情的沙漠》,最早的原唱是日本的双胞胎组合ザ・ピーナッツ(The Peanuts),时间是1973年,作词山上路夫,作曲加瀬邦彦。原版名称为情热の砂漠。 中文版最早是来自欧阳菲菲。1995年,庾澄庆重新演绎该曲并让中国人熟知。

 

01.何日才相会 02.过去的事情不再想 03.旅途之歌 04.雪花 05.乡恋 06.啊!千山 07.美好的人生 08.阿哥伴我放羊 09.皎洁的圆月挂在天上 10.西湖美 11.洁白的羽毛寄深情 12.愿你学会这支歌 13.啊!杜鹃花呀 14.可爱的杜鹃花 15.四季歌 16.天涯歌女 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8.山歌 19.潇水弯弯潇水长 20.珊瑚颂

《心会跟爱一起走》是歌手郭峰在90年代初期的作品,和陈洁仪合唱。由郭峰本人作曲,在当年曾经红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是从《让世界充满爱》之后的又一成功作品。

 

《请跟我来》是1983年发行的一首中文歌曲,由梁弘志填词、谱曲,钟兴民编曲, 苏芮、虞戡平主唱。此曲是电影作品《搭错车》电影原声专辑中一首。

 

歌曲《一个美丽的传说》,是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主题曲,由曲作家吕远、程恺作曲,由男高音歌唱家柳石明演唱 。

《西部放歌》是由屈塬作词,印青作曲,王宏伟演唱的歌曲,收录于王宏伟2001年9月21日发行《西部放歌》专辑中。

 

《东方之珠》,罗大佑作曲的歌曲,题材是回归前的香港。有粤、国语两版,粤语版在1986年推出,由关正杰演唱、郑国江填词、杨云骠编曲,收录于专辑《启示》;国语版在1991年首次推出,由罗大佑演唱、填词,并与花比傲共同编曲,收录于专辑《皇后大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