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History
M 1500 - 2000 AD
Chinas Widerstandskrieg gegen Japan/Zweiter Japanisch-Chinesischer Krieg
中国抗日战争,或称日本侵华战争、第二次中日战争,又称八年抗战或十四年抗战,是指1930年代至1945年中华民国与大日本帝国之间发生的战争。战场主要位于中国境内,同时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邻接地区。
Kaiserreich China
中华帝国,亦称洪宪帝制,是指1915年12月12日至1916年3月22日间,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预备成立的一个君主立宪制政权。原定年号“洪宪”,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首都定于北京;但因包括蔡锷领导的护国军、日本支持的中华革命党以及宗社党的前朝遗老等各方势力接连挑战[1],使中华帝国还未对世界各国宣布成立便以失败收场。在此期间,袁世凯对内并没有正式登基为皇帝,对外则仍以“中华民国”为国号 。中华帝国从袁世凯接纳国民代表推戴为皇帝的1915年12月12日起算仅102天,从改元的1916年1月1日起算仅82天。
Volksrepublik China
Amtssprache Chinesisch (Hochchinesisch) Hauptstadt Beijing Fläche 9.596.961 km² Einwohnerzahl 1.412 Milliarde Währung Renminbi (CNY) Gründung 1. Oktober 1949 Nationalhymne Marsch der Freiwilligen Nationalfeiertag 1. Oktober Zeitzone UTC+8 ISO 3166 CN, CHN, 1563 Internet-TLD .cn, .中国 und .中國3 Telefonvorwahl +86
Schlacht um Midway
中途岛海战(英语:Battle of Midway,日语:ミッドウェー海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和日本海军在中途岛附近海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主要战斗在1942年6月4日于中途岛西北海域爆发,后续战事一直持续至6月7日。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捩点。日军损失4艘航空母舰、1艘重巡洋舰、全部约250架舰载机、3,500名人员;美军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150架飞机、307名人员。美军凭借此场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开战以来的被动,并恢复美日两国在西太平洋的海权均势。日本海军则失去开战以来的战略主导权,随后于南太平洋与盟军陷入消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渐走下坡。
Vereinbarung der Zentralen Volksregierung mit der Lokalen Regierung Tibets über Maßnahmen zur friedlichen Befreiung Tibets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于1951年5月2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中南海勤政殿签订。
Veranstaltungsort des ersten Nationalen Parteikongresses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 Chinas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召开。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广州的陈公博,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旅日的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出席会议,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
Chinesische Raumfahrtbehörde/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CNSA
History

Party and gover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