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History
M 1500 - 2000 AD
China und die USA nehmen diplomatische Beziehungen am 12.01.1979 auf
Das Bündnis der linken Autoren
Am 02.03.1930 in Shanghai wird das Bündnis der linken Autoren gegründet
Republik China (1911-1949 auf dem Festland Chinas, Taiwan und Inselgruppen Matsu und Kinmen)
Republik China (1949-jetzt Taiwan und Inselgruppen Matsu und Kinmen),Die Provinz Taiwan ist die einzige Provinz der 1912 gegründeten Republik China und die einzige Provinz der 1949 gegründeten Volksrepublik China
Indisch-Chinesischer Grenzkrieg
中印边境战争(英语:Sino-Indian War,印地语:भारत-चीन युद्ध Bhārat-Chīn Yuddh)是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之间的一场边境战争。在中国也被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国与印度的边界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这场战争在西段和东段同时进行,又以东段由藏南地区(印度称为“东北边境特区”)为主战场。由于战场处于高海拔地区,环境恶劣,双方都有后勤补给困难的问题。中国在取得胜利目标后即撤回。最终,中国占领了中印西线争议的阿克赛钦地区,印度则重新占领绝大部分中印东线争议的藏南地区(印度称阿鲁纳恰尔邦)。同时这场战争对两国的国内局势与国际地位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并阻碍着中印关系的深入发展,并且对中苏和中美关系的走向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Joint Decla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Question of Hong Kong
Achsenmächte
轴心国(英语:Axis power、德语:Die Achsenmächte, 意大利语:Potenze dell'Asse 日语:枢軸国/樞軸國)最初称为罗马-柏林轴心(英语:Rome–Berlin Axis),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战争联盟,以德国、意大利、日本3个国家为中心。 轴心国源自德国、意大利与日本三国在二十世纪30年代为确保自身扩张利益而成立的联盟。墨索里尼在1936年10月23日与希特勒签订议定书后,宣布了柏林-罗马轴心的诞生,从而创造“轴心国”这一概念。1936年11月25日,德国与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也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1939年,德国与意大利签订军事盟约《钢铁条约》。1940年,三国签订同盟条约,正式确立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同盟关系。
Dsungarisches Khanat
准噶尔汗国(蒙古语:ᠵᠡᠭᠦᠨ ᠭᠠᠷ ᠤᠨ ᠬᠠᠭᠠᠨᠲᠣ ᠣᠯᠣᠰ ,鲍培转写:jegün γar-un qaγan-tu ulus,西里尔字母:Зүүнгарын хаант улс;藏语:ཇུན་གར།;维吾尔语:جوڭغار),是卫拉特蒙古族准噶尔部所建立的汗国政权,亦是人类史上最后一个游牧帝国,奉藏传佛教为国教并对西藏有影响力。准噶尔部于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控制天山南北,其疆域西起巴尔喀什湖、北越阿尔泰山、东达吐鲁番、西南至楚河、塔拉斯河一带。
Schlacht von Dzungar
准噶尔之役或称准噶尔役,是17世纪至18世纪时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与清朝之间的战争。清代文献又称之为平定准噶尔(满语:ᠵᡠᠨ ᡤᠠᡵ ᠪᡝ ᠨᡝᠴᡳᡥᡳᠶᡝᠮᡝ ᡨ᠋ᠣᡴ᠋ᡨ᠋ᠣᠪᡠᠮᠪᡳ,穆麟德转写:jun gar be necihiyeme toktobumbi)或平定准部。 战争始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准噶尔首领噶尔丹入侵喀尔喀蒙古,并乘胜进兵至内蒙古;至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进兵伊犁(今新疆伊犁州霍城县),俘获准噶尔首领达瓦齐,以“准噶尔汗国”灭亡而告终。达瓦齐被俘后,时任定边左副将军的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非准噶尔人)起兵反叛,天山北路再次陷入动乱。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初,逃亡的阿睦尔撒纳病死于俄罗斯,俄国请清使验看尸首,“准噶尔之事,于是大定”。次年,清军剿灭叛军残部并平定回部大小和卓之乱,西域全境底定,西北边患暂告终结。平定阿睦尔撒纳之后,清代蒙古未再发生大的变乱,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外蒙古独立。
Hi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