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e — German
History K 500 - 1000 AD

Asuka-Zeit
592–710 飞鸟时代基本上是指7世纪的日本,具体而言乃是从592年到710年之间的时期,也有人认为其开始阶段可更早至538年,和前一时期的古坟时代后期相重合。飞鸟时代以其根据遗址所在地奈良城南方25公里处的飞鸟(明日香村─あすかむら,あすか汉字也写作“飞鸟”)命名。大和王权在飞鸟时代开始发生巨大的变革,大化改新后中央集权的天皇体制正式成形,取代昔日地方豪族各自半独立的局面。从政治事件方面来说,飞鸟时代可以比较狭义的指592年推古天皇即位,593年圣德太子摄政推行圣德太子改革,至694年持统天皇从飞鸟浄御原宫迁都藤原京为止的102年,或至710年元明天皇从藤原京迁都平城京(今奈良市)为止的116年。
Foguang-Tempel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五台山南台西麓)。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 佛光寺位于一处东、南、北三面小山环抱,向西开敞的山坡上。寺内主要轴线为东西方向,依据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 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
Foquan-Tempel
佛泉寺,位于河南鲁山上汤境内,紧临311国道,西靠尧山风景区,东临昭平湖水上公园,南依秘洞山庄,是河南省伏牛山游客集散地,天朗温泉旅游线的轴心。 佛泉寺建于唐玄宗时期,盛于唐宋,后屡遭兴衰,多次修葺。明万历年间,佛泉寺有僧众200多人,信徒遍及中国,香火盛,人气旺,是方圆其它寺院所不及。风雨沧桑,佛泉寺后被毁成一片废墟。 佛泉寺,景区占地11700亩,呈四景三区四最的黄金分布,规模宏大,青山绿水,灵韵秀色,庄严祥和,景区内高208米的中原大佛金身肃立,法相庄严。依山而建,气势雄伟。龙首峰铜铸“吉祥钟”重116吨,工艺精美、绵音悠长。通天河风光绮旎,山清水秀。玄天一足、天然温泉、河流飞瀑更为这块古朴的土地增添几多神秘、几多风采。“金佛山金佛佛光恒明,佛泉寺涌佛泉泉润山川。”
Fuhonsen/ふほんせん
富本銭是在683年(天武天皇12年)左右在日本制造的钱币。Fuhonsen sind Münzen, die schätzungsweise um 683 (12. Jahr von Kaiser Temmu) in Japan hergestellt wurden.
Wladimir I.
圣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乌克兰语:Володи́мир I Святосла́вич, 古诺斯语:Valdamarr gamli, 俄语:Влади́мир I Святосла́вич,受洗后取教名瓦西里;958年—1015年7月15日),基辅罗斯政治家、军事活动家,诺夫哥罗德王公(969年—977年),基辅大公(978年—1015年)。他是留里克王朝早期最重要的成员,关于他的历史资料也非常的多,他因把拜占庭帝国的诸多文化引入基辅罗斯大公国,让古罗斯文化和拜占庭文化融合,并透过接受东正教而进入欧洲的基督教政治圈。
Goguryeo
高句丽(朝鲜语:고구려)(前37年-668年10月22日)也作高句骊、高勾骊,后期常用名高丽(朝鲜语:고려),又名句骊、勾骊,朝鲜三国时期国家。横跨今日朝鲜、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据《好太王碑》、《三国史记》和多部中国《二十四史》记载,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高朱蒙,南下在卒本川建立高句丽。建国后,高句丽迅速扩张,逐步吞并了其周边的扶余、沃沮、东濊并吞并汉四郡,在朝鲜半岛与百济、新罗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进入全盛时期,之后的1个世纪里,保持了在朝鲜半岛对新罗、百济的压倒性优势,控制了今朝鲜半岛大部和今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隋唐时期,高句丽频繁遭到隋唐帝国军队的侵略,国力陷落,最终于668年被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亡。
Goryeo-Dynastie/고려국(高麗國) 고려왕조(高麗王朝)
高丽lí(918年-1392年),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王朝。918年,后高句丽弓裔部将王建在其他部将的拥立下,推翻弓裔,改国号高丽,年号“天授”。935年,高丽合并新罗后,于次年灭后百济,统一朝鲜半岛后三国。国都京都开城府,历经34代君主,国祚近500年,直至1392年为朝鲜王朝取代。
Angkor អាណាចក្រខ្មែរ/吴哥帝国អាណាចក្រអង្គរ 802-1431
Goten/Goths
Die Goten waren ein ostgermanisches Volk, das seit dem 3. Jahrhundert mehrfach in militärische Konflikte mit den Römern verwickelt war. Während der Völkerwanderungszeit bildeten zunächst die West- und dann auch die Ostgoten eigene Reiche auf dem Boden des Imperium Romanum, die 711 bzw. 552 untergingen.
Steinkugeln von Costa Rica/Stone spheres of Costa Rica
Historisches Kyōto
古京都遗址(京都、宇治和大津市)(日语:古都京都の文化財(京都市、宇治市、大津市)/こときょうとのぶんかざい(きょうとし、うじし、おおつし) KotoKyouto No Bunkazai (Kyoutoshi、Ujishi、ōtsushi) ),又被称为古都京都的文化财,是指存在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宇治市及滋贺县大津市的寺院、神社、城堡等史迹的总称。此建筑群在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遗产,成为日本第5个世界遗产项目。  公元794年,日本皇室下诏迁都平安京。平安京位于今日的京都市,是一座模仿中国洛阳兴建的都市。平安京在8世纪—19世纪中叶为日本的京城,并且是日本的政治、文化中枢。平安京的众多建筑物,诸如神社、寺院,见证了日本文化在这一段期间的发展,也为当时的日本艺术留下了纪录,因此被登录为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