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History
I 500 - 0 BC
Menzius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Seeschlacht von Mylae
米列海战(前260年)是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共和国与迦太基共和国的第一场真正海战。这场战役是罗马人在米列(今米拉佐)以及西西里战胜的关键。这标志罗马海军的一大跃进及第一次在战斗中使用乌鸦吊桥。
Vénus de Milo
米洛的维纳斯(希腊语:Ἀφροδίτη τῆς Μήλου,法语:Vénus de Milo)也称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断臂维纳斯,是一座著名的古希腊雕像。这座雕像创作于公元前150到125年之间,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罗马神话中与之对应的女神是维纳斯)。这座大理石雕成的雕像高204厘米,明显大于女性人体真实大小。1820年发现于希腊米洛斯岛(现代希腊语称作米洛),故被称作米洛的维纳斯。 过去它曾被误认为雕刻家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作品,现在一般认为是亚历山德罗斯的创作。目前收藏于法国巴黎的卢浮宫。
Yayoi-Zeit/弥生時代やよいじだい
弥生时代(日语:弥生時代/やよいじだい)是北海道与琉球以外的全日本列岛的一个时代划分,处于西元前10世纪到3世纪中期。弥生时代是在经历了以采集为经济主体的绳文时代之后,一个主要依赖水稻种植的生产经济时代。事实上,水稻种植在绳文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但它是作为多样生产方式的一种而存在著,并不在弥生时代的定义之中。
Mahabharata
《摩诃婆罗多》(梵语:महाभारतम्,拉丁字母转写:Mahābhāratam,发音 [məɦaːˈbʱaːrət̪əm];/məhɑːˈbɑːrətə/),乃古印度两大著名梵文史诗之一,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之间,与另一经典《罗摩衍那》齐名[2]。《摩诃婆罗多》全长74,000颂(“输洛迦”,古印度常用的诗体单位,每颂两行32个音节),此外还有一些散文句,总共有180万个单词,是世界上第三长的史诗。 《摩诃婆罗多》对于印度的哲学和宗教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第六章中的《薄伽梵歌》已经成为印度教的经典。
Mahabodhi-Tempel
Der Mahabodhi-Tempel (sanskrit: maha = groß, bodhi = Erwachen) ist ein buddhistischer Tempel in Bodhgaya im nordöstlichen indischen Bundesstaat Bihar, der ursprünglich im 2. Jahrhundert errichtet wurde. An der Westseite des Tempels befindet sich ein Ableger der Pappel-Feige, unter der Siddhartha Gautama, der historische Buddha, der Überlieferung nach das Erwachen (Bodhi) erlangte.
Mozi
墨子(生卒年不详) ,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 ,一说滕国人 。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 ,生前担任宋国大夫。 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 一书传世。
Eclogae
《牧歌集》(英語:Eclogues /ˈɛklɒɡz/;拉丁語:Eclogae [ˈɛkloɡaj]),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代表性作品。 《牧歌》长达10章,被认为是拉丁语文学的典范之作,有着古罗马的田园诗色彩。
Nazca-Kultur
Die Nazca-Kultur stellt eine untergegangene indigene Kultur in Peru dar. Benannt ist diese Kultur nach der südperuanischen Stadt Nazca (auch Nasca). Die Nazca-Kultur sind die vermuteten Erschaffer der Nazca-Linien. Ihre Zentren besaß die Kultur in den Flussoasen des Río Gránde in der Küstenwüste am Pazifik. Sie entwickelte sich zwischen 200 v. Chr. und 600 n.
History



Military, defense and equip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