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History
I 500 - 0 BC
Apameia am Orontes
Apameia am Orontes (Apamea, Qal’at al-Mudik, arabisch أفاميا oder آفاميا, DMG Afāmya, griechisch Απάμεια της Συρίας) ist eine antike Stätte im Norden Syriens und ist am Fluss Orontes gelegen. Es war die Hauptstadt der Landschaft Apamene, später der römischen Provinz Syria secunda.
Ovid
普布利乌斯·奥维狄乌斯·纳索(拉丁语:Pūblius Ovidius Nāsō,前43年3月20日—17年/18年),在英文世界中通称其为奥维德(英语:Ovid),是奥古斯都时代的古罗马诗人,与贺拉斯、卡图卢斯和维吉尔齐名,一般认为奥维德、贺拉斯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文学的三位经典诗人之一。
Palmyra
巴尔米拉(英语:Palmyra;希腊语:Παλμυρα,也译作:帕尔米拉,是在叙利亚中部的一个重要的古代城市,位于大马士革东北215公里,幼发拉底河西南120公里处。是商队穿越叙利亚沙漠的重要中转站,也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巴尔米拉是该城的希腊语名字,来源于它最初的亚拉姆语名字“塔德莫”(Tadmor),意为“棕榈树”。
Apollontempel bei Bassae
巴赛(希腊语: Βάσσες, 古希腊语: Βάσσαι)是希腊麦西尼亚州东北部的一处考古遗址。在古希腊时期,曾是阿卡迪亚的一部分。
Baekje
百济(韩语:백제)(前18年-660年),又称南扶余,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国家。532年新罗兼并伽倻后,在朝鲜半岛上百济与高句丽、新罗三足鼎立,这段时间被历史学家称为朝鲜三国时代。 据《三国史记》记载,百济传说是高句丽创始者朱蒙的第三个儿子温祚王于公元前18年在汉江南岸(今韩国河南市)创建。《隋书/卷81》也载“百济之先,出自高丽国”[1]。百济的鼎盛时期疆土涵括朝鲜西部(除了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绝大部分。最北曾到平壤。百济曾是海上的强国,通过海路与古代中国和日本各政权进行政治和贸易往来。据《隋书/卷81》记载百济人口混杂有新罗、高丽、倭等,也有中国人[2]。 公元660年,百济被新罗和唐朝的联军灭亡。
Bian Que
扁鹊(约前407年—约前310年),原姓秦(姬姓秦氏,秦朝以前,姓氏分离,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名越人,一名缓,号卢医、扁鹊,中国战国时代医师。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前后,卒于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传说中东周战国时期姜齐勃海郡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鄚州镇)人。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中医学之先河。
Platon/Πλάτων
柏拉图(古希腊语:Πλάτων,罗马化:Plátōn,国际音标:[plátɔːn],前429年—前347年),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他的著作大多以对话录形式纪录,并创办了著名的学院。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史称“西方三圣”或“希腊三哲”。
Perikles
伯里克利(古希腊语:Περικλῆς,约公元前495年—前429年),或译伯利克里,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将军。他在希波战争后的废墟中重建雅典,扶植文化艺术,现存的很多古希腊建筑都是在他的时代所建。他还帮助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第一阶段击败了斯巴达人。尤为重要的是,他培育当时被看作非常激进的民主力量。他的时代被称为伯里克利时代,是雅典最辉煌的时代,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一批知名思想家。

Hi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