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History
M 1500 - 2000 AD
Deutsches Reich/大德意志国/Großdeutsches Reich/Deutsches Kaiserreich
1871 und 1945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lateinisch Sacrum Imperium Romanum oder Sacrum Romanum Imperium), seit dem Ende des 15. Jahrhunderts auch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lateinisch Sacrum Imperium Romanum Nationis Germaniae), war vom Spätmittelalter bis 1806 die offizielle Bezeichnung für das seit dem 10. Jahrhundert bestehende Herrschaftsgebiet der römisch-deutschen Kaiser. Der Name leitet sich vom Anspruch seiner mittelalterlichen Herrscher ab, Nachfolger der römischen Kaiser der Antike u
Deng Xiaoping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人物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四川广安人。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Düppeler Schanzen/Battle of Dybbøl
迪布尔战役(丹麦语:Slaget ved Dybbøl;德语:Erstürmung der Düppeler Schanzen)是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的关键战役。这场战役在丹麦和普鲁士之间进行,发生于1864年4月18日上午。对迪伯尔的围攻于4月2日开始。在围攻中,丹麦遭受了严重的失败。随着普鲁士占领阿尔斯岛,丹麦彻底失败。迪伯尔战役的失败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公国给德意志邦联。
Zweiter Nordischer Krieg
第二次北方战争(波兰语:II wojna północna),也称1655年—1660年北方战争(Northern War of 1655–1660)(在瑞典仅被称为"北方战争",Nordiska krigen),是一场发生在瑞典帝国与波兰立陶宛联邦、俄罗斯沙皇国、勃兰登堡-普鲁士、外西凡尼亚、克里米亚汗国、神圣罗马帝国、丹麦-挪威之间的战争。波兰在这场混战中受创最重,虽然最后免于崩裂瓦解,但仍直接导致了国家的破败与中衰;这场灾难在波兰被称为“大洪水时代”(1655–1660年),波兰立陶宛联邦丧失了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与大国地位。
Neutrale Mächte während des Zweiten Weltkriegs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部分国家保持中立,这其中不乏在海外拥有大量殖民地或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 一般来说,中立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期间没有正式表明立场,以期避免受到攻击。然而,葡萄牙、瑞典和瑞士都透过向英国提供“志愿旅”来帮助同盟国。而西班牙则疏远同盟国并支持轴心国,且向他们提供自己的志愿旅蓝色师。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在德国入侵波兰前五个月的1939年4月1日才刚结束内战。这场内战被认为二战的前奏,有多个外国介入,当中不少随后又参与了二战。
Zweiter Satz von RMB-Banknoten
第二套人民币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发行的。票面打破了第一套的四边框的形式,而是采用左右花纹对称的规格,票面的图案、花边、花纹线条也较之前的鲜明,精密、美观、活泼;其尺寸依钞票面额大小的档次递增。印刷工艺则采用胶凹套印(分币除外)。第二套人民币的主要设计者是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罗工柳和教授周令钊等。纸币中“中国人民银行”六字及面值文字是由马文蔚先生所书写。票面上两方印章分别为“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纸币背面印有用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
History


Military, defense and equi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