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西伯利亚铁路(Транссибирская магистраль, Транссиб),又称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世上最长的铁路,起自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通常为雅罗斯拉夫尔站),经梁赞、萨马拉、车里雅宾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赤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终到日本海海岸的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9288公里(若把莫斯科至沙俄首都圣彼得堡的路程计算在内,总长为9937.7公里)。共穿越8个时区,全程需时7天。
车里雅宾斯克以西的路段,于19世纪中建成;以东长7,416公里,1891年在皇太子尼古拉(日后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主持下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和车里雅宾斯克(1892年)两个方向同时动工兴建,1916年全线完成;1929年开始电气化工程,至2002年完成。在中国的新疆与哈萨克之间的铁路在1991年通车之前,西伯利亚铁路是唯一横跨欧亚大陆的铁路,也是至今唯一贯通西伯利亚地区的交通路线。现在也被认为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部分。全线运量西段大于东段,其中尤以鄂木斯克至新西伯利亚间(长627公里)最为繁忙。


































北京地铁是服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截至2022年7月,北京地铁共有27条运营线路(包括22条地铁线路、1条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2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和2条机场轨道)[参8],组成覆盖北京市12个市辖区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参2]、拥有463座运营车站[参3][注3][注4]、总长783千米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系统[参3]。
以运营里程计算,截至2021年12月北京地铁是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城市地铁系统。2014年以来,北京地铁的工作日日均客运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参9],并且在2019年7月12日创下单日客运量最高值,达到1375.38万人次[参4]。
北京地铁的规划始于1953年,始建于1965年,最早的线路竣工于1969年,是大中华地区首个地铁系统[参10]。北京地铁由多个国有或公私合营的企业分别运营不同的线路,其中京港地铁公司运营的4号线也是中国大陆首条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和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参11]。目前,北京地铁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预计到2025年底,北京地铁运营总里程将达到1,000千米[参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