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German — Chinese
Music Conductors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阿瑟·菲德勒 (* 17. Dezember 1894 in Boston/Massachusetts; † 10. Juli 1979 in Brookline/Massachusetts)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2/normal_Arthur_Fiedler.jpg

美国指挥家。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 后留学德国,在柏林高等音乐学校主修小提琴,兼学钢琴与指挥。十七岁在柏林首次登台,1915年归国任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员。除小提琴外,在乐团还担任过 中提琴、管风琴、钢琴、钢片琴的演奏员。三十岁创立波士顿小交响乐队自任指挥,同时还指挥波士顿大学的乐队与合唱团。

 

1930年将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演奏员组织起来成立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并一直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定期举行通俗音乐会而博得声誉。他指挥演奏的曲目以轻松的古曲名曲为主,同时委托专业编曲家改编群众熟悉的音乐剧选段和歌曲,以扩大影响。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阿图尔·尼基施(* 12. Oktober 1855 in Mosonszentmiklós; † 23. Januar 1922 in Leipzig)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2/Arthur_Nikisch.jpg

阿图尔·尼基施匈牙利语Nikisch Artúr,1855年10月12日-1922年1月23日),匈牙利指挥家。他被视为布鲁克纳柴可夫斯基贝多芬李斯特作品的杰出指挥家。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阿图罗·托斯卡尼尼 (* 25. März 1867 in Parma; † 16. Januar 1957 in New York)

/assets/contentimages/_Arturo_Toscanini.jpg

   意大利指挥家,大提琴演奏家。九岁 入帕尔马音乐院学大提琴和作曲,1886年成为里约热内卢歌剧院的大提琴演奏者,代理指挥演出了《阿伊达》博得好评,从此就任正式指挥。同年返回意大利, 在特里诺和米兰以指挥歌剧新作和瓦格纳的歌剧而著名。1903-1906年任布宜诺斯艾利斯歌剧院指挥,1908-1915年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主任指 挥。1915年回国,重任斯卡拉歌剧院音乐指导。1928-1936年任纽约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37年任纽约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37年美国音乐界 为他挑选优秀演奏员组成NBC(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由他任指挥达十七年,直到1954年退休。

在 将近70年的指挥生涯中,托斯卡尼尼指挥演出过100多部歌剧和无以数计的管弦乐曲,演出曲目极为广泛。他的指挥艺术在世界乐坛上影响极大,到本世纪60 年代为止,一直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他是从瓦格纳浪漫主义指挥学派向强调客观性的现实主义指挥学派过渡的奠基人。他竭力主张总谱是指挥家唯一的遵循原则, 应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谱,最大限度地表现原谱。他的指挥特点以感情浩瀚、壮阔及风格多样而著称。他善于把作者的意图丝丝入扣地传达给听众,他的座右铭是: “我不要听那些音符,问题在于音乐的意义,在于音响的灵魂。”另外,作为一名大提琴演奏家,他对自己的演奏要求严格,力求表现得尽善尽美,其风格简洁明 快,富于歌唱性,有鲜明的个性与活力。他擅长记忆乐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本杰明·布里顿/爱德华·本杰明·布里顿,布里顿男爵,OM,CH/Edward Benjamin Britten, Baron Britten(* 22. November 1913 in Lowestoft, Suffolk; † 4. Dezember 1976 in Aldeburgh, Suffolk)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2/normal_Benjamin_Britten.jpg

 

 

 

 

 

 

 

 

 

 

 

 

 

 

 

 

爱德华·本杰明·布里顿,布里顿男爵OMCH英语Edward Benjamin Britten, Baron Britten,1913年11月22日-1976年12月4日),英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演奏家,他是20世纪古典音乐的重要人物。也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由于他的出生日和相传掌管音乐的主保圣人圣西西里亚(圣则济利亚)的圣日相同,因此有人认为他有过人的音乐才华是上天所赋于的。

布里顿的乐曲种类算多样化,而他的歌唱类作品(不论是歌剧、合唱曲、独唱曲还是宗教合唱)及管弦乐配器都是被公认为相当出色的。这与他的合作伙伴及亲密伙伴彼得·皮尔斯甚 有关连,皮尔斯不但为布里顿提供了大量创作灵感,亦是作为他各类型歌唱作品首演的演唱者。布里顿所完成的13出歌剧,除了第1出《保罗·班扬》(或译作 《吹牛大王》)外,其他所有的男高音主角都是由皮尔斯所担任。同时,由于布里顿自少已在教会中献唱,因此亦创作出不少具水平的宗教合唱作品。

布里顿的代表作为数不少,大致可按早、中、后期创作来划份。早期的代表作有《简易交响曲》、《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灵光集》、《交响安魂 曲》、《圣诞颂歌》、为男高音、圆号和弦乐团所写的《小夜曲》等;中期则有《彼得·格赖姆斯》等多部歌剧、《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为男高音、7件独奏乐 器和弦乐团所写的《夜曲》、《战争安魂曲》等,晚期代表作则有为大提琴家罗斯卓波维契所写的《大提琴交响曲》、第2,3号大提琴组曲,以及多首以圣经内容 为题裁的教会寓言剧。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布鲁诺·瓦尔特 (* 15. September 1876 in Berlin als Bruno Walter Schlesinger; † 17. Februar 1962 in Beverly Hills, Kalifornien, USA)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2/normal_Bruno_Walter.jpg

德国指挥家,钢琴家。他从十八岁起,就 在德国好几个城市的歌剧院任指挥。1901年被聘为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的乐长。1913年至慕尼黑歌剧院任音乐指导。1922年后,除活跃于柏林、莱比锡和 萨尔茨堡音乐节外,还到英美演出,国际声誉增长。1933年后,因受纳粹迫害而离德去奥、法。1939年起,定居美国的二十二年中,达到了他艺术成就的最 高峰。

 

瓦 尔特的指挥风格柔和优美,将管弦乐的各声部都处理得富于歌唱性;他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指挥传统,被誉为“莫扎特专家”。他特别擅长于指挥勃拉姆斯、瓦格纳 和马勒的作品;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他对马勒的音乐几乎达到迷醉的程度,他是马勒《第九交响乐》和《大地之歌》首演的指挥者。他反对指挥夸张的体态活动和指 挥动作。他指挥时好像不是依靠双手的动作,而是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协调整个乐队。他很重视乐队队员的情绪,并善于发现他们每个人的表演才能,从而充分调 动每个演奏员的积极性。瓦尔特不仅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的音响,而且他有办法使乐队奏出他所追求的理想音响。他同时又是优秀的钢琴家,曾以独奏兼指挥的身份 演出过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他还作有交响曲、室内乐和理论著作。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卡尔·马力亚·冯·韦伯
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2/normal_Carl_Maria_von_Weber.jpg

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韦伯三姊妹(阿洛伊西亚、康斯坦策和约瑟法·韦伯)的堂兄弟。从父、J·P·霍伊什克尔和米夏埃尔 海顿学习,参加海顿指挥的萨尔茨堡唱诗班。1798年去慕尼黑深造后,作一部歌剧《森林少女》(弗赖堡,1800)。   1803年定居维也纳,再从福格勒学习。1804-1806年任布雷斯劳剧院指挥,1807-1810年在斯图加特任符腾堡路德维希公爵秘 书,1810年被符腾堡国王驱逐出境,迁往曼海姆,后又去达姆施塔特。数度从事巡回演出后于1813年在布拉格被任命为指挥,1816年任德累斯顿歌剧院 指挥。最成功的作品为歌剧《自由射手》,1821年首演于柏林。   1826年为演出他为科汶特花园剧院写的《奥伯龙》去伦敦访问,首演后不到八星期死于伦敦。韦伯是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者,他的《自由射手》是一部 有说白的歌唱剧,在两个方面表现出德国民谣和德国农村的影响:朴实无华和神秘色彩。《欧丽安特》(维也纳,1823)是一部音乐持续不断的歌剧,虽失之于 台本晦涩,却再现了中世纪骑士社会的气氛,可视为瓦格纳《罗恩格林》的先驱。韦伯的钢琴作品有丰富的想象和辉煌的技巧。其他歌剧包括《彼得·施莫 尔》(1803),《西尔瓦娜》(1810)和《阿布·哈桑》(1811)。尚作有合唱曲, 交响曲两部,钢琴协奏曲两部,钢琴与乐队的《音乐会曲》一首,单簧管协奏曲两部,单簧管小协奏曲一部,钢琴奏鸣曲四首,许多钢琴曲和歌曲。撰有音乐论著去 世前曾着手写作小说《作曲家的一生》。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卡洛斯·克莱伯 (* 3. Juli 1930 in Berlin; † 13. Juli 2004 in Litija, Slowenien)

/assets/contentimages/normal_Carlos_Kleiber.jpg

 

 

 

 

 

 

 

 

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1930年7月3日生于德国柏林2004年7月13日病逝于斯洛文尼亚的康涅斯卡村),奥地利籍指挥家。原名卡尔·路德维希·克莱伯Karl Ludwig Kleiber),为区分于其父,常被称为“小克莱伯”。

卡洛斯·克莱伯是指挥家埃里希·克莱伯之子,其母为美国人。为逃避纳粹政权迫害,1935年老克莱伯举家迁移至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从此卡尔改名为卡洛斯。童年时期卡洛斯就开始接受钢琴、作曲、声乐等方面的教育。

1949—1950年在瑞士苏黎世学习化学,1950年起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继续接受音乐训练。他的导师包括托斯卡尼尼弗列茨·布什布鲁诺·瓦尔特等。1951年在慕尼黑作为候补指挥首次登场,同年在波茨坦举行自己的首场演出。为了避免大指挥家父亲的盛名之累,小克莱伯1954年取笔名 Karl Kell,1956年1968年历任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以及斯图加特剧院的指挥。1968年起,以客座指挥身份执棒慕尼黑巴伐利亚歌剧院,合同期十年。克莱伯1982年首次指挥柏林爱乐,取得巨大成功,被认为是卡拉扬的最佳继任者,但他谢绝了乐团的邀请。1989年和1992年克莱伯曾两次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指挥新年音乐会。

克莱伯与卡拉扬不同,并不热衷发行唱片,一生發行的唱片屈指可数:交响曲目包括:贝多芬的第四(ORFEO)、第五、第七交响曲(DG)、第六交响曲(ORFEO)、第七交响曲(ORFEO)、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DG)、舒伯特的第三和第八交响曲(DG)、89年/9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SONY)以及德沃夏克的钢琴协奏曲(与乌克兰钢琴家斯维亚托斯拉夫·里赫特合作,EMI)、DG在他逝世后发行的纪念专辑《Carlos Kleiber》等;歌剧作品包括:《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蝙蝠》、《茶花女》、《自由射手》等。

克莱伯会说流利的德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斯洛文尼亚语;其身形高大、瘦削、健壮;指挥形象生动,情感丰富,细节清晰,是少数“又好听又好看”的指挥之一。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查理·明希 (* 26. September 1891 in Straßburg; † 6. November 1968 in Richmond, Virginia)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2/normal_Charles_Muench.jpg

法国指挥家。曾进巴黎音乐院学小提琴,后到柏林向 小提琴名家卡尔.弗莱希学习。1926年任格万特豪斯管弦乐队的小提琴手,同时学习指挥。1929年作为指挥家登台演出。他的指挥活动主要在法国与美国。 1936年起任巴黎音乐院管弦乐团指挥,1949年继库赛维茨基之后,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十三年。1967年秋回国任巴黎交响乐团第一任音乐指导, 将该团建设成法国第一流的乐队。他的指挥富于力度,结构力强,有鲜明的色彩感。他喜欢尽可能少的排练,演出时即兴性强,而有充沛的热情。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克里斯蒂安·蒂勒曼
Christian Thielemann (* 1. April 1959 in Berlin-Wilmersdorf) ist ein deutscher Dirigent. Seit 2012 ist er Chefdirigent der Sächsischen Staatskapelle Dresden. Thielemann war von 2013 bis 2022 künstlerischer Leiter der Osterfestspiele Salzburg und von 2015 bis 2020 Musikdirektor der Bayreuther Festspiele.

Christian Thielemann (* 1. April 1959 in Berlin-Wilmersdorf) ist ein deutscher Dirigent.

Seit 2012 ist er Chefdirigent der Sächsischen Staatskapelle Dresden. Thielemann war von 2013 bis 2022 künstlerischer Leiter der Osterfestspiele Salzburg[1] und von 2015 bis 2020 Musikdirektor der Bayreuther Festspiele.[2] Dort hat er in den Jahren von 2000 bis 2022 alle zehn Werke von Richard Wagner, die bei den Festspielen aufgeführt werden, dirigiert,[3] was vor ihm nur Felix Mottl gelang. Er gastiert regelmäßig bei den Wiener Philharmonikern und de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n. Im Jahr 2020 wurde Thielemann zum Honorarprofessor der Hochschule für Musik Carl Maria von Weber in Dresden ernannt.[4]

Er dirigierte 2019 das Neujahrskonzert der Wiener Philharmoniker sowie erneut 2024.

克里斯蒂安·蒂勒曼(德語:Christian Thielemann,1959年4月1日—),德国指挥家。为现任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及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指导。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克勞迪奧·阿巴多 克劳迪奥·阿巴多
Claudio Abbado [ˈklaudjo abˈbaːdo] (* 26. Juni 1933 in Mailand; † 20. Januar 2014 in Bologna) war ein italienischer Dirigent. Er war ständiger Gastdirigent der Wiener Philharmoniker (ab 1971) sowie Chefdirigent der Mailänder Scala (ab 1971), des Londoner Sinfonieorchesters (1979–1986), der Wiener Staatsoper (1986–1991) und d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989–2002).

当代著名的意大利指挥家。1933年生于意大利米兰。早年在米兰音乐学院跟随父亲学习钢琴,并就学于威尔第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巴多十岁起就曾研究 指挥法,并指挥过室内管弦乐队。1958年在美国库赛维斯基国际指挥(Koussevitsky Competition)比赛中获奖,后在维也纳音乐学院随斯瓦洛夫斯基(Swarowsky)指导下学习指挥并由此开始了在意大利的指挥事业。。 1963年又获米特洛波劳斯国际指挥比赛(Mitropoulos Prize)奖,加之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上成功地指挥了维也纳爱乐乐团,使他一举成为当时世界瞩目的青年指挥。

 

阿 巴多在60年代已经和世界著名乐团例如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保持良好合作关系,这使他以后入主这两个世界一流乐团奠定基础。自1958年在意大利获指挥大 奖后,他1960年开始指挥家乡的史卡拉歌剧院(La Scala),1968年开始长期担任史卡拉歌剧院音乐总监,直至1986年。1986年开始任职维也纳歌剧院音乐总监,1987年获维也纳城音乐总监称 号(“Generalmusikdirektor”of the City of Vienna )。长期的歌剧院工作使他成为当今其中一位最优秀歌剧指挥大师。

阿巴多最初是歌剧指挥,但后来多数是指挥交响乐作品,他大多数演出忠于原谱,指挥风格属于较为传统的一种,但也不乏充满热情的演出。他的忠于原谱、专重细节造就他成为优秀的协奏曲伴奏指挥。当然他的布拉姆斯(Brahms)、马勒(Mahler)交响乐也有一定质量保证。

由 70年代到现在阿巴多每年录制不少的录音。他的录音主要由DG、EMI、Sony发行,早年较多和维也纳爱乐合作,近年则和柏林爱乐合作比较多。他曾经录 制过贝多芬(Beethoven)、马勒(Mahler)、孟德尔颂(Mendelssohn)、舒伯特(Schubert)、柴可夫斯基 (Tchaikovsky)、布拉姆斯(Brahms)的交响乐全集。2000年5月将完成贝多芬交响乐全集第二次录音,而莫扎特(Mozart)和布鲁 克纳(Bruckner)的交响乐全集录音也已在日程上了,估计将会在2002年他离开柏林爱乐之前完成。

阿巴多的指挥富有生气、明快流利,具有意大利素质。他对交响乐队了如指掌,得心应手,善于抓住音乐中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从而得心应手地控制整个乐队的演奏。他指挥的意大利歌剧堪称一绝,在当代指挥家中是无与伦比的。

阿巴多关注青年音乐家的培养。曾创办欧共体青年乐团、维也纳作曲比赛。

阿 巴多过去几十年获得的荣誉包括意大利最高荣誉奖Gran Croce,德国最高荣誉的音乐奖项International Ernst von Siemens Music Prize,维也纳爱乐荣誉指环、桂冠指挥,法国文化部勋章,英国皇家歌剧院歌剧奖,国际马勒协会金质奖章,剑桥大学荣誉学位等。

克劳迪奥·阿巴多(意大利语:Claudio Abbado,义大利语发音:[ˈklaudjo abˈbaːdo],1933年6月26日—2014年1月20日[1][2][3]),意大利指挥家,柏林爱乐乐团前首席指挥。

 Claudio Abbado [ˈklaudjo abˈbaːdo] (* 26. Juni 1933 in Mailand; † 20. Januar 2014 in Bologna) war ein italienischer Dirigent. Er war ständiger Gastdirigent der Wiener Philharmoniker (ab 1971) sowie Chefdirigent der Mailänder Scala (ab 1971), des Londoner Sinfonieorchesters (1979–1986), der Wiener Staatsoper (1986–1991) und d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989–2002).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
克莱门斯·克劳斯 (* 31. März 1893 in Wien; † 16. Mai 1954 in Mexiko-Stadt)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2/Clemens_Heinrich_Krauss.jpg

克莱门斯·海因里希·克劳斯德语Clemens Heinrich Krauß,1893年3月31日-1954年5月16日),著名奥地利指挥家,主要以擅长指挥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以及创办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而闻名。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If you find it, please notify us byand we will remove it immediat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