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路德维格·阿希姆·冯·阿尔尼姆Ludwig Achim von Arnim,(1781-1831),德国民间传说的研究者、戏剧家、诗人和故事写作家。 1781年1月26日出生。毕业于海德堡大学。在大学期间便开始了文学创作,后来更成为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团体“海德堡派”的重要成员之一。(Quelle:http://baike.baidu.com)
德国诗人。1778年 9月 8日生于埃伦布赖特施泰因一商人家庭。曾在哈勒和耶拿大学求学,结识了耶拿派浪漫主义作家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和蒂克,熟悉浪漫派的思想和文学主张。 1803年与女作家佐菲·梅罗结婚,迁居海得尔堡,和阿尔尼姆共同出版浪漫主义的《隐士报》。反拿破仑解放战争期间写了一系列歌颂自由和士兵的诗歌。 1817年后倾向天主教神秘主义。晚年深居简出,几乎与世隔绝。1842年7月28日在阿沙芬堡逝世。
布伦坦诺和阿尔尼姆是海得尔堡浪漫派的 主要代表,他们在文学史上的重要贡献是收集整理出版了德国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1806~1808),表现了德国人民的气质和情调,影响了一代诗 人。1809年他们还发现了16世纪作家维克拉姆的小说《金丝》等作品。布伦坦诺曾写有小说《哥德维》(1801),剧本《布拉格的建立》(1815)。 他主要的成就在诗歌方面,他的诗反映了他的忧郁和孤独感。著名的诗篇有《小夜曲》、《摇篮曲》、《重返莱茵》、《罗累莱》等。他还创作了许多优美的童话故 事,如《哥克尔和亨克尔的童话》(1815~1816)、《忠实的卡斯帕尔和美丽的安纳尔的故事》(1817)等。这些作品充满了民间风味,表现了作者对 普通人的爱。(Quelle:http://www.chinabaike.com)
E. T. A. Hoffmann (für Erns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 eigentlich Ernst Theodor Wilhelm Hoffmann; * 24. Januar 1776 in Königsberg, Ostpreußen; † 25. Juni 1822 in Berlin) war ein bedeutender deutscher Schriftsteller der Romantik. Außerdem wirkte er als Jurist, Komponist, Kapellmeister, Musikkritiker, Zeichner und Karikaturist.
恩斯特·特奥多尔·威廉·霍夫曼(德语:Ernst Theodor Wilhelm Hoffmann,1776年1月24日—1822年6月25日)笔名E·T·A·霍夫曼(德语:E. T. A. Hoffmann,Erns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德国浪漫主义作家、法学家、作曲家、音乐评论人。一生共创作50多篇中短篇小说、3部长篇小说,此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写了2部歌剧、1部弥撒曲和1部交响乐。作品多神秘怪诞,以夸张手法对现实进行讽刺和揭露,所描写的人际关系的异化和采用的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夸张荒诞、多层次结构等手法与后来的现代主义文学有很深的渊源。
Karl Wilhelm Friedrich von Schlegel (* 10. März 1772 in Hannover; † 12. Januar 1829 in Dresden) war ein deutscher Kulturphilosoph, Schriftsteller, Literatur- und Kunstkritiker, Historiker und Altphilologe. Er gilt als Pionier der Indogermanistik und bahnbrechender Indologe. Seine Monographie Über die Sprache und Weisheit der Indier erregte großes Aufsehen.
Friedrich Schlegel war neben seinem Bruder August Wilhelm Schlegel einer der wichtigsten Vertreter der „Jenaer Frühromantik“. In der Romantik wurde mit Friedrich Schlegel der Begriff der Ironie um eine literarische Haltung erweitert, die später als romantische Ironie bezeichnet wurde.
Der Aphoristiker Schlegel, „gemeinhin als ein genialischer Chaot mit sprunghaften Einfällen betrachtet“[1], inspirierte unter anderem der Historiker Leopold von Ranke.[2] Sein essayistisches Werk wurde in Marcel Reich-Ranickis Kanon aufgenommen.[3]
卡尔·威廉·弗里德里希·施勒格尔(德语:Karl Wilhelm Friedrich Schlegel,1772年3月10日—1829年1月12日)是德国诗人,文学评论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和印度学家。
卡尔·威廉·施勒格尔与他的哥哥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是耶拿浪漫主义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个热心的浪漫主义运动,受到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亚当·密茨凯维奇和Kazimierz Brodziński启发。施莱格尔是印欧研究,比较语言学的先驱,以格林定律闻名。
年轻时的卡尔·威廉·施勒格尔是一个无神论者,激进的个人主义者。十年后,卡尔·威廉·施莱格尔皈依天主教。1810年左右,他是一名外交官和记者[5]。
雅各布与威廉两兄弟,德国人。出生于莱茵河畔的哈瑙,年龄仅差一岁,父亲是一名小官吏。两人的青年时代是在拿破仑占领德国的时期渡过。两人求学与工作经历相近,均曾在马堡大学学法律,又同在卡色勒图书馆工作和在哥廷根大学做教授,是德国博学多闻的学者两兄弟──民间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 在德国浪漫派作家的启发下,两兄弟1806年开始搜集民间流传的童话故事和古老传说,以数十年时间﹙1812~1857﹚,共同完成了世界不朽传家经典的《格林童话》。此外,还著有《德文文法》、《古代德国法律》、《德国英雄神话》、《德国语言史》,和未及完成的《德文大字典》。
Jean Paul (fr. [ʒɑ̃] und dt. [paʊl]; * 21. März 1763 in Wunsiedel; † 14. November 1825 in Bayreuth; eigentlich Johann Paul Friedrich Richter) war ein deutscher Schriftsteller. Sein Werk steht literaturgeschichtlich zwischen den Epochen der Klassik und Romantik. Die von ihm gewählte Namensänderung geht auf Jean Pauls große Bewunderung für Jean-Jacques Rousseau zurück.
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年),德国诗人、评论家、哲学家和教士。狂飙运动的精神领袖。于东普鲁士,在柯尼斯堡大学研究神学。1776年歌德邀请 他去魏玛担任宫廷牧师和教育宗教事务的总管。他在读大学时就开始对民间故事和民歌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Volksgeist(民族灵 魂)——国民所具备的民族特性或天赋——是通过“原始的”文学作品来表达的,而不是通过那些按照固定规则创作出来的作品。这一观点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朋友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及其它狂飙突进运动和浪漫主义运动成员。
Wilhelm Carl Grimm (* 24. Februar 1786 in Hanau; † 16. Dezember 1859 in Berlin) war ein deutscher Sprach- und Literaturwissenschaftler sowie Märchen- und Sagensammler. Sein Lebenslauf und sein Werk sind eng mit dem seines ein Jahr älteren Bruders Jacob Grimm verbunden, worauf die oft gebrauchte Bezeichnung Brüder Grimm hinweist.
威廉·卡尔·格林(德语:Wilhelm Carl Grimm,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德国作家与人类学家,格林兄弟中的弟弟,其哥哥是雅各布·格林。
威廉·格林出生于黑森伯国的哈瑙,1803年到马尔堡大学攻读法律,和哥哥雅各布·格林读的是相同的学校和专业,比哥哥只晚入学一年。1825年娶亨丽埃塔·多萝西娅·维尔德为妻。1831年,威廉-格林姆成为哥廷根大学的一名图书管理员,1835年,他获得了那里的副教授职位。 威廉·格林单独完成的著作有《德国英雄传奇》(Die deutsche Heldensage)等。
雅科布·格林,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民俗学家。威廉·格林于1785年1月4生于美因河畔哈瑙的一个律师家庭,于1863年9月20日卒于柏林。威廉·格林于1802年入马尔堡大学学法律。1808年威廉·格林在卡塞尔任拿破仑的弟弟威斯特法伦国王热罗默的私人图书馆管理员。1813年拿破仑兵
败之后,威斯特法伦王国被废除,建立了黑森公国,威廉·格林任公使馆参赞,参加了维也纳会议。威廉从1814年起任卡塞尔图书馆秘书。1816年威廉·格林辞去外交职务,担任卡塞尔图书馆第 二馆员。1819年威廉·格林获马尔堡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829年兄弟俩应汉诺威国王的邀请到格廷根 ,威廉·格林除任大学教授外,还和哥哥雅科布一起任哥廷根大学图书馆馆员 。1837 年格林兄弟和另 外5位教授因写信抗议汉诺威国王破坏宪法而被 免去教授职务 ,这7位教授被称为格廷根七君子。雅科布·格林被逐,后回到卡塞尔。1840年底格林兄弟应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之邀去柏林,任皇家科学院院士,并在大学执 教。1848年威廉·格林被选为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代表。兄弟俩去世后都葬于柏林马太教堂墓地 。(Quelle:http://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