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德语 — 汉语
艺术 *中国青铜艺术

编謦
编磬是源于中国的一种打击乐器,起源于鲁,由石或玉做成“磬”,十六面“磬”编为一组。除可演奏出具有十二正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的音色外,另有四个半音。
编钟|Ein Satz gestimmter Bronzeglocken, von denen jede verschiedene Noten zu verschiedenen Intervallen
曾侯乙编钟
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山王铜鼎
河北省博物馆 战国中山王铁足铜鼎,高51.5厘米,腹径65.8厘米。中山王鼎为王墓中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圆腹圜底,双附耳,蹄形足,上有覆钵形盖,盖顶有三环钮。鼎身刻有铭文469字。 据鼎铭得知,此鼎为奉祀宗庙的礼器。中山王鼎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铁足铜鼎,也是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战国青铜器。铭文字体瘦长,清秀挺拔,有所谓悬针篆风格。1977年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
秦铜车马
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陕西省临潼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出土后藏于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铜车马共两乘,出土时已碎裂。经考古人员复原,比例为真实车马的二分之一,均为双轮、单辕、前驾四马结构,所不同者为车的造型与功能。 铜车马一号车,名“立车”,又叫“戎车”、“高车”,车舆右侧置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
龍虎紋青銅尊 龙虎纹青铜尊
商龙虎纹青铜尊,1957年6月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月牙河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内。 商龙虎纹青铜尊,酒器,青铜质。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腹深41.5厘米,足径24厘米, 重26.2千克。器口侈大,直径过肩,颈部较高,下部收缩,呈大喇叭状。肩部微鼓,下折为腹,呈弧形收敛作圜底,圈足,上饰十字镂空。器肩部饰三条曲身龙纹,圆雕龙首,探出肩外;腹部以云雷纹为地,装饰三组虎食人纹;圈足饰饕餮纹。 商龙虎纹青铜尊工艺精湛,花纹线条洗练,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大禾方鼎
商大禾方鼎是商代晚期铜器,1959年在湖南省宁乡市出土,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商大禾方鼎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重12.85千克,鼎身四周有棱饰,器壁四面装饰高浮雕的人面纹饰,人面五官准确,双耳上侧饰有兽面纹常见曲折角,下侧有兽面纹的腿和足,整体以云雷纹为地纹,鼎腹内壁铸铭文两字“大禾”。 商大禾方鼎是目前中国唯一以人面纹为饰的青铜鼎,是研究古代思想意识、祭祀风俗,以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资料。
大盂鼎
大盂鼎,又称盂鼎或廿三祀盂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岐山是古代周朝的发源地。 大盂鼎铸造于周康王二十三年(约前1003年),鼎高102厘米,重153.5公斤,腹内侧铸有19行铭文,分2段,共291字。铭文的内容是有关一个名叫盂的贵族为颂扬周康王的赏赐、训告和伟绩,铸鼎以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