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e — German
Catalog History

Bao Zheng
包拯(999年3月5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人,北宋人,官至从二品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封东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包拯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被后世称誉为“包青天”,将他奉为神明崇拜。他还被誉为“中国司法之神”。
Baodai-Brücke
宝带桥(Baodai Bridge),别名长桥,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一座桥梁,南北横卧于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口,与古运河平行,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是中国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代连拱石桥。宝带桥始建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唐元和十四年(819年),宝带桥竣工投入使用;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宝带桥重新建设,形制与规模多基本沿袭至今。
Yandi-Mausoleum Baoji
炎帝陵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地处神农镇境内的常羊山之上,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主要场所。炎帝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姜水之岸,随着历史发展,其后代又沿渭水向东南又迁徙到湖北、湖南、山西等地,广义上,炎帝是一个氏族部落,存在若干世系。部族首领称炎帝,名石年,姜姓,羊图腾。号神农氏,为神农氏族,始生地在姜水,传说在位140年。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首任帝、神农,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766——前4733年)。 二任帝、临魁,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二年(公元前4733——前4692年)。 三任帝、姜承,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4692——前4655年)。 四任帝、姜明,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公元前4655——前4628年)。 五任帝、姜宜,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公元前4628——前4582年)。 六任帝、姜来,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4582——前4563年)。 七任帝、姜克,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公元前4563——前4539年)。 八任帝、榆罔,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公元前4539——前4513年)。
Schwertbrüderorden/Fratres militiæ Christi Livoniae/宝剑利沃尼亚兄弟骑士团
Paolian-Tempel
宝莲禅寺(Po Lin Monastery),或称宝莲寺,为香港一座佛教寺庙,亦为香港旅游景点之一,位于新界大屿山昂坪,介乎弥勒山与凤凰山之间。寺庙前身为大茅蓬,由中国江苏镇江金山寺的顿修、大悦和悦明三位禅师建于1906年(即清光绪三十二年)。直到1924年,第一代住持纪修和尚正式命名为宝莲禅寺。
Baoshan-Tempel
宝山净寺坐落在上海宝山区罗店镇,始建于明正德六年,距今已有500年历史,其间几经变迁,几度兴废,仅存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自从达法师住持寺务,边开放边建设,如今十七亩 地的范围内殿、堂、楼、阁密布,蔚为壮观,错落有致,整座寺院依树傍水,风景十分优美,构成沪上宗教旅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海宝山寺位于宝山区罗店镇美丽的练祁河畔,东临罗溪路,西近塘西街,是上海几大佛教寺院之一,闻名遐迩。寺院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由士绅唐月轩舍宅为寺而成,清乾隆二十七年曾经重修。
Baoshun-Schiff
宝顺轮是晚清时的一艘中国轮船,亦是中国人经营的第一艘轮船。轮船由英国制造,最初为宁波北号船帮购买于1854年,为漕粮海运的船只护航,抵御海盗的袭击。轮船投入使用后,短时间内肃清了南北海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亦引起了其他商人的效仿。
Baotong-Tempel
宝通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549号。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420—479年),初名东山寺,已有1600余年历史。 宝通寺依山而建,寺院占地11万多平方米,有山门、圣僧桥、放生池、钟楼、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祖师殿东西花厅、念佛堂、伽蓝殿、方丈室及禅堂,寺后方有洪山宝塔。是三楚第一佛地,是武汉市著名佛教四大丛林之一,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寺院。
Baochu-Pagode
保俶(chù)塔,别名:保叔(shū)塔、宝石塔、宝所塔、保所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路宝石前山路宝石山上,南临西湖。保俶塔是一处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传统古建筑,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重修保俶塔外观保留至今。 保俶塔为八面七层仿木结构楼阁式砖砌实心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通高45.3米。塔基呈八边形,东西两侧各设垂带踏跺。塔身清水砖砌,八分七层,逐层向上收分,层高随之递减,至第七层转为圆形素身。保俶塔是研究江南古塔的重要实物史料。保俶塔是西湖胜景的标志性建筑,对研究西湖的变迁、文化景观的形成和吴越国佛教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Baoding Military Academy
陆军军官学校(1912年6月—1923年8月),隶属于中华民国陆军部军学司,因位处直隶省保定城东郊,又称保定军校,是在大清陆军军官学堂的基础上建立的,共办九期,毕业生有6,300馀人,占地3,000余亩,首任校长为赵理泰。 1902年,袁世凯引进日本和德国先进军事科技和教育体制,创建北洋陆军行营将弁学堂,隶北洋军政司教练处,1903年扩建为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1906年8月,兵部改为陆军部,学堂奉陆军部令更名通国陆军速成学堂,同时开办陆军军官学堂,并从全国招生。1909年9月,通国速成学堂根据陆军部令停止办学并入军官学堂。1911年7月,军官学堂奉军谘处令更名为陆军预备大学堂。若从北洋行营将弁学堂算起,保定各军事学堂共培养、训练了11000余名军官。而保定军校的毕业生中,取得少将以上头衔的将军达1800余人。
Baoguo-Tempel
保国寺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一座古代佛寺。寺院位于江北区洪塘街道鞍山村境内的灵山南麓,始建于东汉,初名灵山寺,唐广明五年(880年)更名为保国寺,北宋时重建,清康熙年间又进行大修。保国寺大殿为全寺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是长江以南现存为数不多的北宋木构建筑之一,宋《营造法式》的重要实例,亦以“鸟不入,虫不蛀,蜘蛛不结网,灰尘不上梁”闻名。